第242部分(第1/4 頁)
碰上嘎子哥非用彈弓打碎你的門牙不可)。**和鄉民們雖然覺得這些野道人很奇怪,但誰也沒意識到這些人竟然是日本間諜(好可憐的反諜意識)。
松浦淳六郎獲悉情報後大喜過望,決定對第四軍陣地發動奇襲,試圖殲滅這支**主力。嚴格來說,一直到此時情況都是有利於日軍的。然而第 106師團一動,第4軍也查覺了。軍長歐震忙向薛嶽彙報。
薛嶽一看,立馬發現了戰機!什麼戰機呢?106師團此舉故然切斷了南潯線各軍與瑞武線守軍的聯絡,但同時何嘗不是處在兩股**的包夾之中呢!於是薛長官趕緊向軍委會報告,說戰機出現了,要求集結大軍幹掉106師團。除於對薛嶽的信任,委員長當即便批准了,並從南線一共抽調了九個師(欠兩旅)增援德安方向。
這九個師的增援部隊被薛嶽用來阻擊日本援軍,合圍106師團的則是南潯線主力第4軍、第66軍、第74軍。第4軍在北伐時期就闖出了“鐵軍”的名號,一直都是**主力。第66軍是粵軍主力,裝備精良。第74軍就更不用說了,歷史上他們軍有一位副旅長據說就是在此地一戰成名的。
106師團並不清楚口袋陣已經準備好了,還在傻呼呼地往裡鑽(野道士便衣隊幹什麼去了)。到10月初,106師團萬餘人(欠一個步兵聯隊和野炮兵聯隊,兵站也不在)終於被10萬餘**團團包圍在萬家嶺。遺憾的是,岡村寧次似乎發現有些不對勁兒,坐飛機前往德安方向偵察時意外地窺破了薛嶽的計劃(十萬餘人很難隱藏),於是忙命令第106師團向右翼的波田支隊靠攏,同時又讓波田支隊拼命地往德安方向進攻,試圖將106師團接出來。大戰終於爆發了。
歷史上,薛嶽最終殲滅了106師團大部,師團長松浦淳六郎身邊最後僅剩1000餘人。但由於日軍大量使用芥子氣,合圍部隊遲遲吃不下日軍殘餘部隊。第4軍一支突擊隊曾突至萬家嶺第106師團司令部百米之外,松浦淳六郎都在腰上纏好白布準備切腹了,可惜**因為傷亡太大,終於沒有向前搜尋,讓敵酋逃過一劫。
更為嚴重的是,負責合圍的三個主力軍傷亡過半,幾乎喪失了戰鬥力。阻援的9個師也是損失慘重。而日軍僅僅損失了一個106師團。這種情況下,**不得不解圍而去,日軍不僅拿下了德安,還順勢攻克了武漢地區的南大門幕阜山防線——武漢隨之陷落。
也就是說薛嶽雖然在戰術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在戰略上卻輸得一敗塗地。可悲的是薛嶽的戰術指揮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失敗完全是因為全方位的落後。留下的教訓就是在國力孱弱的情況下,要儘量避免大規模的決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才是正確的戰略方針。
而在這個時空,歷史卻轉了一個彎。**接收那48門博福斯山炮之後,立即重建了炮兵第2旅(人員還有不少。只是火炮損失嚴重)。然後迅速向前線增援。和炮2旅一起趕往前線的還有重炮和高炮部隊。共計一百多門大炮(僅75毫米口徑以上),可謂實力大增。而日軍並不知情,或者說沒在意。
負責前線指揮的第9集團軍司令吳奇偉將軍接到106師團試圖突圍的情報後,立即下令全線反擊。炮兵第2旅迅速集中炮兵第1團24門火炮同時向敵陣地猛轟。日軍自侵華以來大概還沒享受過這種待遇。當場就被轟得找不到北。
106師團也有炮兵。而且很強大。有野炮兵106聯隊和臨時增援的山炮兵第52聯隊。由於德安山區地形複雜,野炮兵聯隊放在馬回嶺沒帶過來,山炮兵聯隊剛一還擊就遭到了嚴陣以待的炮兵第5團的猛烈還擊。博福斯山炮比日軍裝備的41式山炮(94式山炮主要裝備在常設師團)射程要遠得多。效能更是領先一大截。一場炮戰下來山炮兵第52聯隊大敗虧輸。
等日軍炮兵啞火之後,炮五團又調過頭來匯同炮一團一起轟擊日軍。在48門大炮的持續轟擊下日軍終於扛不住了,不得不丟下陣地轉進。
可等松浦淳六郎好不容易收攏部隊,好現竟然迷路了。軍用地圖也不管事兒,這個五萬分一的地圖是岡村寧次在1926年給直係軍閥孫傳芳當顧問的時候偷去的,裡面錯漏很多,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還好,一到偏遠山區簡直是寸步難行。
好吧,幸虧還有軍用指北針,沒想到指北針居然也不管用了,指標東南西北地亂轉。原來當地有一個很大的磁鐵礦,擾亂了當地的磁場。(注:以上都是歷史實情,非山人杜撰)
沒辦法,松浦淳六郎只好帶著部隊白天看太陽,晚上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