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頁)
不知道,日軍這回在武漢也增兵了。”
賀師長驚呼道:“什麼,又增加了!那增加了多少?”
鄭衛國伸出三根手指,心情沉重地說:“3個師團!其番號分別是第15、第17和第22師團。本來還有第27師團的,因為冀東暴動未能成行。”
賀師長算了算,吃驚得說:“那華中敵軍總兵力豈不是有13個師團了?”
鄭衛國點點頭說:“是的,還有一個波田支隊。”波田支隊軍官是日本人,士兵卻多為臺灣人,與東北的於芷山旅團堪稱抗戰時期的兩大漢奸部隊。更讓人不爽的是,這兩支部隊還算挺能打的。
賀師長嘆了一口氣,喃喃道:“武漢這回是真的危險了!”
早在武漢會戰進行之初,日軍便增派了第106、116兩個師團到新組建的華中派遣軍。七月中旬戰爭呈膠著之時,又急調第15、17、22等三個師團增援,只是因張鼓峰事件緩了一緩,不然**只怕很難撐過八月。
現在張鼓峰事件一解決,日軍便迫不及待地對武漢增兵,使得華中日軍總兵力增至13個師團外加一個支隊,實力空前強大。儘管比歷史上少了一個第27師團,但**應對起來還是非常吃力。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一方疲憊不堪,只剩招架之功,而另一方居然氣定神閒還叫了一大票幫手過來,怎不叫人震驚!
聶司令員眉頭微皺,說:“華中的事情我們是鞭長莫及,還是想想怎麼把冀東的部隊接出來吧!”
天津的日軍雖已逐步撤離,但冀東的形勢依然不甚樂觀。敵第11師團的推進速度極快,在透過滿洲時幾乎沒打盹兒,直接就到了錦州,然後沿北寧線迅速南下,可謂來勢洶洶。照這個速度只怕冀東各部還沒撤到一半就被日軍追上了。
鄭衛國隨手拉開地圖前的帷幔,指著北平和天津說:“還是按原計劃,先牽制住這兩個地方的兵力,然後讓冀東各部迅速撤退,實在撤不了的就地分散打游擊。”
賀師長說:“好,我馬上率部從平南方向襲擾北平,不過老鄭你的承諾是不是該兌現了?”他指的是一個旅的裝備和兩門山炮,雖然不多,但對120師來說就很闊綽了。
鄭衛國笑道:“沒問題,我給你開一張條子,等一下就可以到總裝備部領取。”前不久冀中軍區暨第四十一集團軍的總裝備部也成立了,首任部長是於老根兒。他雖然沒什麼文化,但總裝目前也是個空架子,只需要一個手緊的人就行了。
聶司令員稍稍鬆了一口氣,說:“只要能牽制北平的第21師團,北線就相對安全了。至於南線,就看鄭鬍子你的表現了。”
鄭衛國自信滿滿地說:“我們主力部隊多,還有舟橋部隊,不會出問題的。”雖然嘴上這麼說,心裡還是挺著急的。63軍出關後漸漸發展到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剛收編的洪麟閣、高志遠兩部總共也有三四萬了。要連過潮白河、永定河(當時的水量很大,無法涉渡)還真不容易,加上日軍還有飛機助陣,搞不好就要重演血染湘江的場景。
一開始冀東各部撤離還是挺順利的。在北線,駐北平的第21師團派了一個旅團前去攔截,但120師隨即向南苑(即今南苑機場一帶)發起了進攻。第21師團師團長鷲津松平中將擔心北平有失,不得不將部隊撤回,四縱隊趁機進入了燕山山脈。這裡山高林密,日軍也不敢追得太緊。
在南線,周福成軍長指揮53軍對天津發起了佯攻,天津防衛司令官本間雅晴也沒敢死守潮白河防線,乖乖地將部隊收縮至天津近郊。63軍大部隊包括炮兵和輜重兵都順利撤到永定河南,暫時處於相對安全的地界。只有馮佔海軍長率領的541團因為負責殿後,還沒來得及渡河。
此時日軍也在加緊圍堵,速度最快的就是從冀東一路追殺而來的第11師團。他們從山海關一路撲來,入如無人之境。冀東的游擊隊由於實力孱弱,幾乎沒有起到任何遲緩作用。
周福成軍長見63軍大部分都撤回來了,擔心541團有失,忙命令道:“馬上通知馮軍長,讓他們立即渡河,小心被鬼子纏上!”
有時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周軍長話音剛落便有噩耗傳來。“報告!”一名電訊員面色驚惶地說:“不好了,軍座,偵察兵在潮白河渡口發現一股日軍!”
周福成軍長大驚失色,忙問道:“什麼!那馮軍長他們呢?快去查!”
沒過多久,另一名電訊員終於聯絡上了63軍,帶著哭腔說:“報告軍座,馮軍長他們被鬼子騎兵纏住沒撤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