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 頁)
利地位。
周參謀長接到電報一看,苦笑道:“委座真是太瞧得起咱們了!咱們現在光傷員就有幾千,怎麼可能堵得住?別的不說,光一個第五師團就夠咱們喝一壺的。”
鄭衛國氣惱地將電報扔到了一邊,沉聲道:“你回電告訴委員長,要麼馬上解除禁令,我拼盡全力,也會給他帶來一場大捷。要麼他接著禁,咱兒回河北去,河南的戰事老子不管了!”
熊處長目光閃爍,說:“軍座,您真打算抗令不遵?”
鄭衛國正在氣頭上,一瞪眼說:“我抗令不遵咋啦?這分明就是亂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熊處長嘿嘿一笑,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反正是抗命,咱們何不來一把大的?”
鄭衛國疑惑道:“你的意思是不顧軍委會的禁令直接向被困日軍發起進攻?”
熊處長笑道:“正該如此!軍座,這是多好的機會啊,而且我敢說,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周參謀長卻忙擺手說:“萬萬不可!現在委員長正在對日和談,要是我們貿然行事。這個挑起戰爭,破壞和平的黑鍋可就背定了。”
在當時,主張對日和談的勢力很大。不光有汪精衛這樣的政界巨頭,閻錫山這樣的地方軍閥,胡適這樣的學界名人,還有像何應欽、孔祥熙這樣的委員長親信兼軍政高層。甚至不少中下層百姓也支援和談,因為他們已經受夠了戰爭帶來的苦難。
在這種情況下,97軍怎麼敢當這個出頭鳥?只怕剛一動手,親日的報紙就要指責鄭衛國為了個人戰功,不顧國家安危、民族存亡。幾頂大帽子砸也把他砸死。
熊處長一聽。尷尬地說:“報歉,是我想差了。嘿,破壞和平,坑壞同胞。這些個罪名太大了。咱們97軍可承受不起。”
鄭衛國也感到苦惱得很。打又打不得,不打又感到可惜。這可是犧牲89萬人,讓千萬百姓流離失所換來的機會啊!如果不能抓住。怎麼對得起黃河波濤下的冤魂?
就在鄭衛國一籌莫展的時候,地下黨突然傳來一份情報,說事情已經搞定了,讓他不要煩惱,馬上組織部隊準備行動吧!
鄭衛國奇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接頭的地下黨員神秘地笑道:“到時候您就知道了。”
果然,當天晚上軍委會就發來急電,要求一戰區於明日立即組織進攻,並且要求痛殲被包圍的日軍,為河南死難的軍民報仇雪恨。
這個彎轉得太大,將士們都差點沒反應過來。事後才知道,是蘇聯人向國民政府施了壓。常凱申這個人對內還是挺硬氣的,幾乎從來就沒有服過軟。可對外麼,嘿嘿,從來就沒有硬氣過。二戰結束後那麼好的機會,也沒敢要流求群島,因為怕“惹麻煩”。說白了,還是怕日本,哪怕被美國佬打成了殘廢他也怕。
地下黨為什麼要介入呢?原因很簡單,日軍的談判條件裡面有一條——共同**。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和談成功了,常凱申極有可能調過頭來打八路軍。這是地下黨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即便只有一點點可能也要抹殺在萌芽狀態。
情報傳到延安,大家都感到挺棘手的,因為這個時候有不少人還在幻想和平。在中g還沒有掌握話語權的時候,任何表態都有可能遭到攻擊甚至孤立。
最後還是太祖厲害,輕描淡寫,一個漏球,直接把麻煩踢給老毛子。不出所料,蘇聯人一聽到這個訊息立馬就炸鍋了,當即向國民政府表示嚴重抗議和嚴正交涉,甚至還威脅要斷絕同中國的來往。
當時西方列強大多坐壁上觀,以前和中國關係不錯的德國選擇與日本結盟,基本上已經拋棄了中國。唯一肯支援中國的就只剩下蘇聯了。要是把蘇聯也給得罪了,那中國就徹底孤立了。
面對老毛子的威脅,常凱申終於坐不住了。他立即終止了與日本人的和談,並向蘇聯人表態他是要堅決抗戰到底的。至於前段時間的禁令嘛,不過是為武漢會戰贏得時間,是用來迷惑日本人的。
當然,老毛子可不是好忽悠的,光動嘴皮子可不行,關鍵還得看行動。於是委員長又下令讓一戰區恢復對日攻擊,要求展現出中**民抗戰到底的決心,打一個漂亮仗讓國內外勢力看看。
周參謀長鬆了口氣,說:“委員長總算想通了,不然咱們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到河北可太丟人了。”
熊處長也挺高興的,說:“是啊,只可惜耽誤了一天半的時間,不然,說不定這仗早就拿下了。”
鄭衛國笑道:“算了,事情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