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2/4 頁)
下來的戰事發展,你們有什麼看法?”
周參謀長略一沉吟,說:“總座,敵軍對於津浦線勢在必得,肯定會調集重點與我爭奪,我建議以少量精銳部隊配合地方部隊襲擾破壞,使其不能順利修復。只要一天不能恢復通車,對於敵軍就是一個沉重地打擊,還可以間接支援華中前線。”
鄭衛國嗯了一聲,又問道:“你們幾位的意見呢?”見程政委他們都表示支援周參謀長的看法,便點頭說:“那好,既然大家看法相同,就從狙擊手大隊抽調一部,配合二、四兩個分割槽的地方部隊襲扎津浦路之敵。”
周參謀長說:“總座,剛好狙擊手大隊新編練的學員隊馬上就要結業了,我建議就派他們去津浦線實習好了。”
鄭衛國略想了一會兒,說:“我記得這個學員隊有三百多人吧?”
周參謀長點頭說:“是的,總座。其中大部分都是鐵道南的神槍手,槍法本來就不錯,只是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狙擊手訓練。這段時間我看他們練得相當不錯,只是缺乏實戰經驗,正好放在二、四分割槽磨鍊一番。”
鐵道南,這是一個現在已被遺忘,卻在抗戰時期響噹噹的一個名字。指的是現在唐山市南部的樂亭、灤縣、灤南等幾個縣。這一區域因為正好被北寧線(北平到錦州)和海岸線圍成了一個水餃型區域,因此在解放前被老百姓俗稱為鐵道南。
這個地方有兩大特產,一個是大白菜。現在大白菜幾乎是最便宜的菜了。沒什麼了不起,但在民國時期大白菜的身價卻是極高。因為能夠窖藏是北方在冬天唯一能吃到的綠色新鮮蔬菜。若是運往南方更了不得,當時南方不產這個,魯迅先生曾小說中提到“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鐵道南當時就盛產這大白茶,不僅品質好,而且因為氣候適宜,僅憑地窖就能存放到第二年開春。加上交通便利,透過鐵路能把大白菜賣到更遠的地方,使得這一地區在民國時普遍富裕。同時這裡又是連線關內關外的咽喉位置。至關重要。灤州起義、郭松齡反奉等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裡。兵禍不斷致使匪盜猖獗,因此相對富裕的“鐵道南”老百姓幾乎家家都養槍。
冀東大暴動時“鐵道南”的老百姓踴躍投身抗戰打鬼子,而且都是拿著自己家裡的槍參加的抗日隊伍,不少人帶來的都是連八路軍正規軍都沒有的“英七七”、“馬四環”這樣的好槍。而很多人在參軍之前。便用自己家裡的槍練出了一手比八路軍戰士打得更準的好槍法。於是就有了鐵道南的另一大“特產”——神槍手。
槍法準到什麼程度呢?普遍能把子彈從炮樓的射擊孔裡打進去!所以當年冀東的偽軍一聽要過封鎖線的八路是樂亭音(就是電影《風聲》裡張涵予和周迅對暗號講過的那段家鄉話的口音)。嚇得趕緊就縮回炮樓裡,連從射擊孔往外看都不敢。
前段時間冀東大暴動的時候,63軍奉命北上增援。隊伍裡就招了不少這樣的“鐵道南”
神槍手。特別是新編成的92師,大部分都是打鐵道南來的。別看都是新兵蛋子,還差點兒把63軍拖在冀東回不來,可這槍法真不是蓋的,只在射擊場上一比劃就把不少老兵給鎮住了。
鄭衛國得知以後,覺得把這樣計程車兵當作普通戰士消耗太可惜了,就下令從全軍遴選槍法好的戰士到狙擊手大隊學習,集中訓練。這個300人的學員隊只是第一批,以後還將常態化,規模化。如果每個連隊都能達到解放軍“神槍手四連”那個水平,只怕鄭鬍子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那好!就派這個學員隊去,不過戰鬥時要以老帶新,每四人一個狙擊小組,由老兵擔任組長。”鄭衛國立即做了決定。
程政委忙道:“咱們接下來不是還要在平漢線動手嗎?是不是分一半到保定方向?”
鄭衛國解釋說:“保定那邊是磨合97軍的關鍵戰役,就從狙擊手大隊的老部隊裡抽調兩個中隊好了。”
周參謀長笑道:“總座,看來咱們的狙擊手大隊還得擴編,現在新兵老兵加起來不足五百人,實在是不夠用啊。我看至少得訓練兩千人以上,槍法和戰術也要提高,爭取這五百人中,人人都能準確命中四百米外的目標。”
鄭衛國苦笑道:“待子彈復裝能夠標準化再說吧,現在怎麼敢敞開了練?”
狙擊手戰術成本確實不高,但每一名神槍手都是子彈堆出來的。而且神槍手不等於狙擊手,想把神槍手訓練成專業的狙擊手,還得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哪怕只是入門級的,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根據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