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1/4 頁)
鄭衛國想了一下,感覺可行,便說:“好,就以此方案為雛形,請周參謀長和李副參謀長制定一套詳細地作戰方案來。至於跟軍委會提條件的事情,嗯,就由我親自來交涉吧!”(未完待續。。)
ps: 非常感謝jiangr投的月票。這幾天更新不及時,對不起了。主要是快過年了,有點無心寫作,還是堅持寫吧!
第三百六十八章 津浦戰火
“娘西匹!舊的軍閥打倒了,新軍閥又冒出來了!”常凱申怒氣衝衝地將電文摔在桌上,惡氣難消,大手一揮又把將桌子上的筆墨紙硯、水杯鎮紙通通掃落在地。古人云: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常公這一怒,端得是威勢驚人,嚇得幾名侍衛和僕從臉無人色,就連侍從室主任林蔚都頗感不安。
宋小妹剛從前線勞軍歸來,正在隔壁彈鋼琴,聽到響聲忙走了進來,柔聲道:“達令!什麼事情惹又你生氣了?”
常凱申正在氣頭上,哼了一聲說:“我的學生們一個個都不爭氣,外系軍閥又無視法度,革命進行不下去了,要失敗了!”
林蔚忙解釋道:“是這樣的,夫人。委座命令第四十一集團軍鄭衛國部在敵後發起反擊,可鄭長官竟然趁機要挾軍委會,還提了三個條件。您看看,這哪裡還將國家法度放在眼裡,可不就是形同軍閥麼?”
宋小妹柳眉一挑,奇道:“哦?是什麼條件,讓我看看!”
林蔚回頭一看,見桌上空空如也,忙四下搜尋,原來那張電報稿已經飄到桌子下面去了。於是趕緊彎腰拾起,恭恭敬敬地遞了過來。
宋小妹接過一看,輕聲念道:“給吳克仁軍長及67軍將士恢復名譽,嚴懲造謠中傷者……蔚文,這個吳克仁軍長是怎麼回事?”
林蔚看了常凱申一眼,支支吾吾地說:“呃。這個67軍去年參加了軍委會組織的淞滬會戰。吳軍長在戰後失蹤,一說犧牲,一說叛變投敵,具體事由尚不清楚,還有待調查。”
宋小妹恍然大悟,輕輕點一點頭又接著往下看,只見電文上要求撫卹抗日軍人,救助東北難民,釋放張少帥、楊虎臣、黃顯聲及其家人,不由地眉頭微皺。
正待相勸。牆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林蔚忙去接聽。說:“喂,哪位?”打電話過來的是侍從室,說張群和陳布雷兩位先生到了。
常凱申一聽,忙說:“哦。嶽軍和彥及到了?快快有請!”又吩咐僕人把地上的東西收拾一下。自打常公的首席智囊、當世諸葛楊永泰遇刺身亡以後。張群和陳布雷就成了他的最重要的兩大謀士之一。所以禮遇甚隆。一般涉及派系利益有關的事情多找他二人商議,親密程度就連宋子文、孔祥熙都比不上。
“委座,夫人!”兩人走了進來。跟常凱申和宋小妹打了下招呼,又向林蔚略一點頭。
像這種場合宋小妹很少摻合,笑道:“你們談,我就不打擾了。”說著讓吳媽端了幾盤水果上來便離去了。
張群問道:“委座,這麼急著找我們來所為何事?”
常凱申嘆了一口氣,將鄭衛國發來的電報遞了過來,焦慮地問道:“嶽軍、彥及,你們先看看這個,該如何答覆是好?”
張群看了看,很快理清了思路,笑道:“委座,這有何難!吳軍長之事可以派人去調查,若是當真以身殉國,自當褒獎!撫卹抗日軍人可由軍政部行文,救助東北難民則交由民政部處理,無須軍委會過問。至於張少帥、楊虎城二人起兵叛亂,劫持領袖,罪當重處,縱然國家寬大處理,哪裡輪得到區區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置喙?其家人嘛,先前只是配合軍事法庭調查,待調查清楚自可離去。”
常凱申聽完之後十分滿意,撫掌笑道:“嶽生兄此言深合我心!”又對陳布雷說:“彥及,還要借你生花妙筆一用。”
陳布雷走到桌前坐下,清了清嗓子,鋪好紙,拿起筆邊念邊寫道:“鄭總司令衛國:來電俱悉,各頂提議均已轉交各部司處理,即日便可答覆。但凡軍政大事,國家自有法度,非軍人可以逾越,望吾弟三思。今武漢之局勢如危卵,華中軍民翹首以待,請鄭總司令早日出兵,以解蒼生倒懸!”
之所以沒有提及鄭衛國所提出三個條件的具體處理意見,是為了保證中央的權威,避免陷入同下屬討價還價的窘境。至於具體如何處理,就看雙方博弈的結果如何了。
常凱申深明此道,欣然接過筆在下方續寫道:軍事委員會 常凱申,然後將紙遞給林蔚,說:“速拿去機要室,給第四十一集團軍回電。”
遠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