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4 頁)
少數敗類也跑不過34師。
噠噠噠……僅僅二十分鐘以後兩軍終於交上火了。這是日軍南下的先頭部隊與342團一營之間爆發的遭遇戰。
日軍為一箇中隊,不足兩百人,除了臨時攜行兩挺的重機槍以外別無重武器。342團一營總兵力1200餘人,配有92式步兵炮兩門、82迫擊炮四門、重機槍六挺。
從資料上就知道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鬥。儘管日軍反應迅速,部隊展開也堪稱經典,但實力相差太大。轟轟……兩挺重機槍剛剛架好,連一塊保彈板都沒打完就成了迫擊炮轟擊的目標。不等日軍的機槍班東躲西藏,一營已經發起了全面攻勢。換作53軍肯定是先構築陣地,以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決定是否進攻。97軍卻不相同,他們跟日軍有些類似,從骨子裡崇尚進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嘟嘟嘟……嘹亮的衝鋒號聲已經響起。“弟兄們,跟我殺啊!”各連排迅速向當面之敵發起猛攻。這種攻勢也很有特色,即部隊並不是成一條散兵線推進,而是分散突擊,穿插迂迴,然後分割包圍!
“板載!”在如此不利局勢下日軍居然發起了反衝鋒。雖然他們只有一箇中隊,只有一營六分之一的兵力,但長期以來養成的自信和嚴格的紀律還在支撐著他們頑抗到底。要說中**隊和日軍的差距在哪裡,除了裝備和訓練,戰鬥意志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342團前身是河北遊擊軍第一師高順成所部。因為高順成勾結日寇,密謀造反,該部就被第97軍收編。這支部隊經過三個多月的整訓可以說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對新戰術的掌握和理解尚有欠缺。
在日軍瘋狂地反撲之下,一營的指揮體系漸漸失靈。當然日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中隊長和各小隊長也失去了對部隊的控制。由於雙方建制均被衝散,戰場開始陷入混亂,而這正是日軍所希望的。因為日軍的單兵素質好,沒有軍官指揮也能堅持戰鬥,反觀中**隊一旦指揮體系被破壞,離潰散就不遠了。
日軍自以為得計,但戰事的發展卻跟他們想像中的大相徑庭。是的,一營的營連長,甚至排長也沒有辦法收攏自己屬下的部隊,但各班各組的建制還在。雖然是以亂打亂,但一營的將士們並沒有像大多數**那樣潰散,而是以班組為單位繼續戰鬥。
只要還在戰鬥,這就足夠了。因為一營的兵力遠超這股日軍。日軍的單兵戰鬥力確實強悍,但陷入多人包夾之後也不過如此,很快就被一營剿殺殆盡。
聽到槍炮聲後,永田中佐驚怒之下親自率部趕來增援。如果只有一營在的話,說不定還會吃虧,因為一營理清建制還需要時間。但永田中佐這回撞上的其實是342團一個整團,這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除了各營的重武器以外,34師每個團還有四門47毫米戰防炮和四門97式90毫米迫擊炮,火力之兇猛遠在日軍一個大隊之上,何況永田中佐這個大隊已經少了兩個步兵中隊。
轟轟轟……日軍的攻勢被猛烈的炮火打得當場停滯了下來。遠遠看去就是一大片土黃色兇猛地衝了過來。然後又迅速敗退,就是潮水遇到礁石一樣。
永田中佐心驚膽顫地說:“八嘎,支那軍隊怎麼可能有這麼兇猛的炮火?”
部下們也是面面相覷。一名機靈點兒的中隊長忙建議道:“聯隊長閣下,支那軍隊很明顯是想在城外殲滅我們。讓保定城無兵可守。我認為應該迅速擺脫敵軍。馬上回城固守待援!”
這個建議立即招來了不少反對聲。因為很多軍官認為在支那軍隊面前撤退是不應該的,有損大日本陸軍的威嚴,哪怕是全體玉碎也不能這樣做。
要是擱在平時。或者這場戰鬥之前永田中佐肯定會贊同這個觀點,甚至引為知己,但現在他卻不捨得送死。
“諸君,每一名士兵對於帝國聖戰都是寶貴的,我們不能白白浪費天皇陛下的武士!”永田中佐像是說服大家,又像說給自己的行為辯解。我不是怕死,只是不想白死,完成心理建設之後,永田中佐開始率領部下突圍。必須突圍,因為342團二營和三營已經從東南和東北兩面包夾而來。一營一部兵力也開始向南向西迂迴。
一陣艱苦的戰鬥之後,永田中佐終於帶著三百多名殘兵敗將衝了出來,並跟工兵第110聯隊匯合。這跟342團部署不到位有關,二、三兩個營之間的間隙太大了。要是他們的戰術再老辣一點,日軍想突圍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混蛋!”永田中佐還沒來得及慶幸逃出生天,又被工兵聯隊的鬍子兵們給激怒了。原因是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