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2/4 頁)
不滿地喊道:“你們是怎麼搞的,這個時候才來!”
汽艇上站起一名軍官,伸手打了個招呼,笑道:“老牛,是我。不好意思啊,途中有事耽誤了一下。”
牛營長見是熟人,就沒再埋怨,揮揮手說:“算了,你們快把船靠上來吧,我們還等著搬運呢!物資不能老堆在這裡,太顯眼了。”
船隊迅速靠了上來,碼頭的夥計們忙取來跳板搭在船上,示意戰士們可以搬運了。因為滹沱河河面比較窄,不需要太正規的碼頭,隨便找個地方搭上木板就能上下貨。
戰士們忙將岸上的物資往船上搬運。一箱箱彈藥和一袋袋給養迅速將十幾條木船裝得滿滿的,吃水線不斷地變化,生生壓下了十幾寸。
船上的那名軍官驚訝地說:“我的乖乖,怎麼會有這麼多物資,幸虧我多帶了幾條船,不然還得跑一趟!”
牛營長正準備答話,餘光突然瞄到鄭衛國一行走了過來,忙呶呶嘴,沒敢做聲。
馮軍長見物資都搬上了船,非常高興,對鄭衛國和周參謀長說:“總座,周參謀長,千里送行,終有一別,您二位就送到這兒吧!卑職向你們保證,一定把兒郎們平安地帶回來。”
鄭衛國點點頭,說:“好,壽山,萬事小心!”
馮軍長敬了個禮,瀟灑地轉過身去,大聲喝令道:“開拔!”各步兵旅迅速豎起軍旗,開始集結。
滹沱河一路東流,在獻縣與滏陽河交匯後稱為子牙河,然後再往注入大清河水系,並在天津匯入海河。63軍將在大清河上岸,然後從平津之間強行穿插,搶渡永定河,直逼冀東。(未完待續。。)
ps: 停了一天電,晚上才來,所以很報歉。當然也怪山人太懶,平時沒有多攢點兒稿子。
第三百二十七章 繳獲
“這裡,到這,再到這!”周參謀長拿著一隻鉛筆在地圖上比劃著,嘴裡唸唸有詞。鄭衛國則在一旁將代表63軍的紅色旗幟貼了上去。在旗幟的周圍是幾道殺氣騰騰的藍色箭頭,這代表著日軍的圍追堵截。
“怎麼樣,有沒有危險?”程政委在一旁緊張地問題。
周參謀長搖了搖頭,笑道:“從我們這輪推演來看問題應該是不大的。不過我們的情報存在延遲和遺漏,所以這個結論只能作為參考。”
自打63軍北征之後,鄭衛國他們時刻在關注這支部隊的動向,每次接到新的情報都會及時在地圖上推演,生怕有什麼閃失。就跟足球比賽一樣,看球的比踢球的還緊張。
程政委自嘲地笑了笑說:“呵呵,這就叫皇帝不急太監急。唉,我現在總算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了,幹看著就是使不上勁兒!”鄭衛國和周參謀長一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正說笑著,電訊處的機要員突然送來了一份加密電報。鄭衛國一邊伸手去拿,一邊問道:“是哪兒發的?”
機要員答道:“報告司令員,是八路軍總部發來的。”又給鄭衛國遞來一支筆,提醒道:“司令員,根據最新的保密規定,您必須先簽字。”
原來,鄭衛國有感於**篩子一樣的保密體系,特意請程政委、熊院長採眾家之長制定出了一套新的保密制度。這套體系非常嚴密,像密電簽收只是其中一個措施而已。
鄭衛國簽完字開啟電報稿看了起來。臉上漸漸浮現出驚喜的神色。看完之後似乎不過癮,又從頭到尾重新看了一遍。
程政委笑道:“我沒看就知道是好訊息。司令員,是不是德國那批軍火快到了?”
鄭衛國搖頭說:“不是,還記得我之前跟你們提到過的工合組織嗎?他們得知根據地的情況之後決定幫助我們建設幾個工廠。目前裝置已經運到了武漢,不過因為受戰爭影響,可能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運到根據地。”
工合組織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愛國知識分子和海外同情支援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共同建立的,其目的在於組織失業工人和難民生產自救,併為中國提供軍事和民用物資,支援中國抗戰。
這個組織在大後方和敵後根據地培養了大量的技術工人,並建立了許多軍事和民用工廠。同時還在國際上籌措了大批資金和物資。為中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透過合作來解決矛盾的思路也非常具有建設性,在當今社會幾乎已成共識。
周參謀長好奇地接過電報看了起來,發現電文中還說有美國人要來冀中根據地參觀,疑惑地問道:“怎麼還有美國人。難道這個組織有美國背景?”
鄭衛國搖頭說:“應該沒有。這個美國人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