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3/4 頁)
門105口徑野炮有故障,所以封存了。從這裡開始都是150毫米榴彈炮。”
程政委掃了一眼,疑惑道:“咦,這玩藝兒怎麼這麼陣舊啊?感覺還不如剛才那105口徑的野炮呢!”
郭總監點點頭說:“這是日製38年式150毫米榴彈炮,爺爺輩的火炮了,我們一共繳獲了兩門。你別看它舊,威力還是相當大的,光彈丸就重達72斤!”
程政委吃驚道:“這麼重!”
炮彈重量以算術級增加,殺傷效果則以幾何級甚至是指數級增加。所以別看重量只有105毫米野炮彈丸的兩倍,威力起碼在四倍以上。別說程政委,就連鄭衛國聽了都微微動容。
郭總監笑道:“是的,這麼重的彈丸威力堪稱恐怖。而且炮身也比較輕,剛好四千斤出頭,比剛才那種105口徑野炮也不過重了五百斤。”
鄭衛國點頭道:“嗯,對於150毫米榴彈炮來說確實算比較輕的了。那它的有效射程有多遠?”
郭總監遺憾地說:“這個就是它最大的弱點了,才六千多米,就連75口徑的野炮都比不過,生存能力堪憂啊!”
38年式150毫米榴彈炮效能確實非常一般。當年一戰突然爆發,日本陸軍猛然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撐得住場面的重炮,於是趕緊從德國山寨了一門。像這種早產兒,先天不足也就不足為怪了。
有意思的是,在二戰後期,由於新式榴彈炮成本太高,日軍又重新生產了不少這種古董大炮,並裝備到了部隊。
程政委忍不住問道:“我們就沒有繳獲到新一點兒的?我記得在你們回來的時候看到一種大炮,炮筒跟這個一樣粗。但比這個鐵傢伙還要大。”
郭總監呵呵一笑,說:“有,你說的應該是大正4年式150毫米榴彈炮,我們也繳獲了兩門。兩位司令請隨我來!”
從這兒再往前走還要經過幾道崗哨,警戒程度明顯高出一個等級。郭總監解釋說前面幾門大炮都是第四十一集團軍的鎮山之寶,所以將保護措施提到了最高階別。剛進掩體,就聽裡面的戰士正喊著號子,忙得熱火朝天。
郭總監解釋說:“他們在練習進入陣地和轉移。”對於缺乏空中保護的冀中炮兵來說,快速進入和轉移陣地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別想在日軍的炮火中生存。
程政委欣喜地看了一眼。發現這裡學員很多。挪揄道:“老郭,你這裡的炮組沒有照顧75野炮麼?”
郭總監笑道:“這種好東西自然不能敝帚自珍!就是拿四門75口徑野炮來我也不換。”
鄭衛國問道:“那它的射程有多遠?”制敵而不制於敵嘛,所以除了靈活性,鄭鬍子對火器的射程也相當看重。
郭總監介紹說:“最大有效射程能達到8800米。”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跟38年式75野炮(最大射程8350米)相比並不吃虧。不過跟38改(改進了炮架。射程增加了兩千多米)、90式(最大射程13890米)、95式(最大射程10700米)等75口徑野炮相比,還是落於下風啊!”
程政委說:“是啊,一寸長一寸強。你這一差就是幾千米,恐怕很難跟日軍的野炮部隊對抗吧!”
郭總監解釋說:“野炮屬於加農炮的範疇,彈道平伸,在射程上本來就佔有優勢,所以拿榴彈炮跟野炮比射程是不合適的。”
程政委忙道:“那我們這門榴彈炮的優勢在哪兒呢?”
鄭衛國插嘴道:“應該是彈道和威力。”
郭總監笑道:“司令員說得對!一萬多米,那是日軍75野炮的極限射程,在這個距離上很難命中目標。而我們的150毫米榴彈炮就不同了,只要炮彈轟擊在一個大概範圍,強大的衝擊波也足以讓對方喪失戰鬥力。”
“而且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彈炮的最大仰角可以達到65度,完全可以藏在工事內向敵轟擊。這種角度,即便陣地在野炮的射程之內,敵人也很難用野炮還擊。”
程政委歡喜道:“這麼厲害!”
郭總監笑道:“還有更厲害的,兩位司令請隨我來!”
又往前面走了一段,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大家眼前。確實是龐然大物,光炮管就長達4。7米,豎起來比兩個姚明還要高。
程政委驚訝地說:“嗬!這是什麼炮?比150毫米榴彈炮還大!”
郭總監眉飛色舞地介紹說:“我們的王中之王——日製92式105毫米野戰加農炮,這是我軍目前最厲害的一門重炮,也是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