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鄭青桔稍猶豫了一下,從罐子裡撿了個大個的出來。
錢氏喂完豬,正準備去廚房舀了水洗手,聽見小閨女的話,心裡酸澀,到底是虧了孩子嘴,傷了些身。就聽見大閨女道:“你當我是捨不得個把雞蛋?還不是正院的老太太,上門收雞蛋較真那勁,我不願意跟她叨咕。”
要說這鄭家,鄭滿囤這一支無疑是山南村鄭家重要而龐大的一支。據說這鄭滿囤的爹年輕的時候去關外淘金,賺下這百畝良田,四畝的宅基地。院子是規規整整的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窄。坐北朝南沿東西方向一字排開建起了一溜青磚大瓦房。從大門進去,左右各一個門房,充當雜物房。再往前走五六步,寬五米高三米,刻著五福臨門的壁照遮住了視線,擋住了去路。而朝東西方向各有一條石子路,通往東院,西院。兩院又各有房子兩棟,中間半人高的青磚圍成的花牆獨立開來。每棟正房三間,堂屋和東西兩個房間,緊靠東西兩個房間,是兩耳房。東院住著三房四房,西院住著大房五房,老二鄭雙木是幾歲離家,再沒回來過,只得訊息說已成家立業。照壁後面就是正院,正院稍大,多建了東西廂房,其餘都一樣,連後院的牲口棚,前院的菜院子都像是拿尺子丈量的一般,整整齊齊。
這正院上房,就住著鄭滿囤趙桃花兩口子。這正院老太太,說的就是趙氏。
鄭家是半分家的形式。這鄭家雖然人丁興旺,但百畝田地全佃給佃戶收六成租子。田地全攥在老頭老太太手裡,收了租,按成人每天半斤糧,孩子每天三兩糧食分給各房。各房自己開火,不夠的自己掙錢填補。除此外,每個媳婦一天得交一個荷包,每家都得養豬兩頭,雞十隻鴨五隻。因為老太太每十天要來收雞蛋四十隻,鴨蛋二十個。一隻雞兩天下一個蛋,十天五個蛋,十隻雞五十個蛋,人家老太太只收四十,還給你剩下了不是?每年上交兩百斤豬肉,兩頭豬喂一年也就一百三四十斤,兩頭豬能餘五六十斤肉。從這裡扣掉買豬仔的成本,能結餘十來斤肉,剛夠夠過年的。這還得豬和雞無病無災聽話的下蛋長肉才行,再加上買米糠的錢,打豬草的時間,這妥妥的給老太太扛長工的節奏。老太太用孝壓下來,不能不低頭。
鄭青鸞想到老太太的種種舉動,冷笑一聲:“沒事,準備了三個多月了,今天的收穫不會小。我回來的時候買點肉,晚上燉肉吃。”
鄭青桔這才鬆了一口氣。
錢氏進了廚房,舀了一瓢水,咬牙道:“再打兩雞蛋,用大蔥炒一盤,殺殺饞,三郎和鸞兒吃完飯要趕遠路,熱兩窩窩帶上。”
錢氏洗完手,去叫小八起床。
堂屋裡鄭叄水把抄好的兩頁書稿仔細的收起來,去院裡梳洗,問:“是去寶華寺嗎?那可得抓緊。”
鄭青鸞含糊的應了一聲,喊了一聲“吃飯了”。三郎五郎也洗了手進堂屋。
小米稀飯,裡面放了剁碎的野菜乾,夾上一筷子鹹菜,一碗飯都鹹津津的。一碗大蔥炒雞蛋,錢氏一股腦的撥進五個孩子的碗裡,催促道:“快吃。”
小八看自己面前多了一碗蛋羹,眼神亮了一下,懂事的要將蛋羹也分了,最後每人用筷子挑了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吃了。他才抿嘴笑著,吃的很滿足。
鄭青鸞三兩口就吃完了飯,進屋提了一個藍色碎花的小包裹,就見三郎已經背上揹簍,錢氏正往裡放乾糧,叮嚀道:“看好你妹妹,別走丟了。”又摸索著衣角,掏出五文錢來,“拿著,萬一用到呢。”
鄭青鸞也沒接,拉著三郎就走,順手拿了一個小揹簍,也是昨晚準備好的,把包裹扔進揹簍,背上就走。
這時候天還沒亮透,整個村子剛剛甦醒,路上沒有行人。冷風颳在臉上,鄭青鸞凍的直打哆嗦。見三郎要朝官道方向去,她趕緊拉住,道:“先別問,跟我走。”
這個哥哥最是沉默寡言,心思又最透亮。什麼也沒問,跟著就朝山腳下走去。這山名叫棲鳳山,也就二三百米高,起伏連綿數十里,翻過山就是雲池縣城。南山村就隸屬於雲池縣關山鎮,坐落在棲鳳山腳下,往南走一刻鐘,就是關山鎮,往北翻過山樑,就是縣城。若走官道去縣城,要多走二三十里。
一路無話,到山腳下,鄭青鸞拉著三郎在樹叢中不停的繞行,不過一盞茶功夫,面前沒有雜樹枯草,一塊巨大的石壁擋住了去路。三郎疑惑的看著神情專注的妹妹,卻見她繞道石壁的東側,閃身不見了蹤影。三郎大急,連忙跟過去。
“大哥別急,把手給我。別怕,這是五行八卦的障眼法,我牽著你走。”
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