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傷疤’會是什麼樣的?”羅飛眯起眼睛問道。這也許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由此得出的結論將直接影響到警方對兇犯特徵的描述。
只是這次慕劍雲卻聳了聳肩膀,顯出無能為力的表情來:“這個就不好說了……或許是童年時代的人生陰影,或許是殘缺的家庭,或許是自己身體上的某個缺陷……總之會是兇犯最不願被別人看到的東西。所以就算我們現在能掌握這個資訊,恐怕對偵查的環節作用也不大,因為兇犯平時會把這個‘傷疤’隱藏得很好,即使是他身邊的人也很難了解。”
羅飛點點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慕劍雲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確實無法奢求她坐在會議室裡就能把一個十年前兇犯的隱私曝光在大家面前。
“好了。現在我們就假設‘一·一二’案件是一起計劃外的兇殺案,起因是死者對兇手某個難以啟齒的隱私進行了攻擊。那現在誰能解釋一下,他既然不是個變態,為什麼要對死者的屍體進行殘害?”曾日華的目光在慕劍雲和羅飛身上來回掃視了一圈,反問道。他是個心無芥蒂的人,在得知慕劍雲此前的挖苦只是“做實驗”之後,便又開始大大咧咧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想一想——”說到這裡羅飛略一停頓,在確信眾人注意力都已被吸引之後,這才把那最重要的思維突破點拋了出來,“讓我們站在兇手的角度想一想:當他意外殺人之後,面對著家中的那具屍體,他現在最急於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黃傑遠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是拋屍了。”
沒有人對這個答案有異議。即使是冬天,屍體也會在幾天內發出惡臭的氣體,所以儘快把屍體從家中挪走便成了兇手的當務之急。
“那麼在拋屍過程中,有哪些資訊是他必須要掩蓋住的?”羅飛又繼續問道。
黃傑遠略沉吟了片刻,用手指輕輕地叩著桌面說道:“除了個人的痕跡證據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警方鎖定案發的地點。”
尹劍點點頭表示理解。而曾日華和慕劍雲兩個刑偵外行則有些轉不過來,於是羅飛又多解釋了幾句:“在拋屍案件中,警方往往對兩條線索最感興趣:其一是死者的身份,其二則是案發的第一現場。知道了死者的身份,就可以透過排查社會關係的方法來鎖定兇嫌範圍,而知道案發的第一現場在哪裡,則可以在空間上劃定偵查的核心區域。”
慕劍雲一點就透:“我明白了。根據我們剛才的假定,因為兇犯和死者是邂逅相識,所以他並不擔心警方查出死者的身份;但是案發地點在他自己家中,這一點對他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他在拋屍的過程中,一定要切斷警方追查案發第一現場的線索。”
“那就是說,他得把屍體扔得越遠越好了?”曾日華順著這個邏輯推斷道。
“如果能遠遠扔掉的話,那當然是最保險的方法。”羅飛點點頭,然後又繼續用設問的方法來引導眾人的思路,“不過兇犯只有一個人,事先又沒有進行任何的準備,他怎樣才能把一具成年屍體扔到足夠遠的地方去?”
尹劍根據以往的拋屍案例給出回答:“首先要找到裝屍體的容器——一個大號的旅行箱或者是紙箱;然後要有交通工具,汽車,或者至少是輛三輪車。然後趁著夜晚出發,運氣好的話就可以把屍體遠遠地拋棄掉了。”
“嗯,你說得很對,要運氣好才行。”羅飛針對尹劍的說法評論道,“運氣不好的話,可能在拋屍的半路就被夜查的巡警發現了——因為那麼大的箱子實在是惹人注目。當然我們也得考慮運氣極差的情況,比如說自己沒有車,或者說連裝得下屍體的箱子都沒有,那該怎麼辦呢?”
“自己沒有車,或者沒有大箱子……”尹劍擠著眼睛,好像很為難的樣子,“那可就不好辦了……”
“可以借車或者租車呀。箱子更簡單,去買一個不就行了?”曾日華在一旁嘟囔了兩句。一旁的慕劍雲不太理解地挑起了眉頭。
黃傑遠“嘿”地冷笑了一聲:“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早就抓到他了。”
“臨時尋找拋屍工具,這會給警方留下極易追蹤的線索。”尹劍向曾慕二人解釋道,“在發生拋屍案件的時候,警方首先就會從拋屍工具的來源開始查起。如果你借車了,或者剛剛買過拋屍用的箱子,那你很快就會被警方列為重點盯控的物件。”
“這樣啊!”曾日華推了推眼鏡,“那可真是不好辦了……”
尹劍這時又開始發表新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可行的方法恐怕就是分屍了。化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