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2/4 頁)
話,拜託她從中轉圜,解一解太子妃此時的困境。
沈寄有些愕然,什麼時候她或者說魏楹已經如此舉足輕重了。
蕭夫人看明白她所想,苦笑道:“魏夫人,太子妃這可不是病急亂投醫。此事非得魏夫人出馬不可,事成之後,我蕭家上下,還有太子妃都感你的恩德。”
沈寄心想,這種事情,她能攙和麼?而且,皇后夠恨自己的了。再說,平白無故的,她幹嘛攙和這事兒,對她又沒有好處。於是,便先拿話穩住了蕭夫人。蕭夫人也知道,彼此從前並無關係,要人家一口應下如此大事是不可能。
蕭夫人拜託沈寄這事兒是出國孝之前發生的。蕭家人自然不會事到臨頭才打主意。沈寄也跟魏楹商量好了,這事兒他們決定攙和。
☆、卷七 V 253 請託(2)
魏楹決定攙和這件事兒,自然是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
第一,蕭家在朝中有舉重輕重的地位,是文官集團裡的巨人。能夠跟蕭家牽扯上關係,這對他以後在官場的發展非常的有利。;第二,太子此時是不宜授人以柄的。而且,太子妃三年兩女,處境尷尬,這種時候他對太子妃不離不棄,蕭家自然會感恩戴德;第三,皇帝是多疑之人,他也不願意見到林家作為外戚勢力過大;第四,林家已經是太子的外家,肯定是死心塌地的幫襯皇后和太子。如果讓林家嫡女另嫁,還可以拉攏另一個大家族進入這個陣營。
所以,魏楹便利用自己對太子的影響力將這些想法傳導給太子,點到即止,讓他自己去琢磨。要靠太子去說服皇后打消讓自己孃家侄女進宮做太子良娣的打算。太子是聰明人,一聽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得失。而林子欽那裡,魏楹在窅然樓開張的時候已經和他溝透過了。林子欽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也無須多說。
太子妃所憂心的事,便這麼化於無形了。不然,這出了國孝,此事便要提上日程了。而且透過這件事,魏楹和蕭家的關係自然是近了一步。如今有事可以直接商量。當然,蕭夫人和沈寄的友好往來也算是開了頭。
小饅頭再跟著小親王去東宮的時候,太子妃對他就更加的和顏悅色了。恰好太子回來,見到小叔叔便笑著和他們說話。他還不認得小饅頭只是看著眼熟,待他們行過禮便問是誰家小孩。
太子妃知道小饅頭口齒清楚,便讓他自報家門。
小饅頭便道:“草民是大理寺卿幼子,跟隨王爺入宮玩耍。”
太子恍然,再仔細看他的眉眼,“怪道眼熟,原來是同師母長了一個樣兒。你知不知道孤?”
小饅頭點頭,“知道,太子是王爺的侄兒。”
“孤還是你父親的弟子呢。”太子轉向小親王,“魏大人還有一兒一女,小叔叔怎麼沒將他們一併帶來呢?”
“他們要上學。”
太子點點頭,“是聽說夫子和師母對兒女管教甚嚴。”
太子妃道:“魏夫子的長子妾身倒是見過,那日太子殿下行冠禮時他也隨小叔叔進宮觀禮,還到東宮來玩耍了一番,是個知書識禮的小公子。倒是夫子的千金,不曾得見。”
“哦,那可是夫子的掌上明珠,自然是養在深閨的。”
小饅頭從東宮帶了大包小包的禮物回來,很大方的分給小芝麻和小包子。當然,太子妃準備的禮物本來就是一式三份,這其實和他大不大方沒有多大關係。
“王爺的侄兒讓哥哥姐姐得閒去玩。”
沈寄看看小饅頭,“你知道王爺的侄兒是誰麼?”
“知道啊,他叫太子。他說他是爹的弟子。”兩歲的小饅頭記性挺好。
小親王道:“他不是叫太子,他是太子。”
沈寄微笑,孩子,你終於懂得封號和名字的區別了。
“小包子,你給小饅頭解釋一下。”
“哦。”小包子得令,把小饅頭拉過來,“這天下第一大的是皇上,每個人都要聽他的話。第二大的就是太子。太子是是將來的皇上。”
沈寄點頭,這個解釋是小包子的理解,淺顯易懂。
“皇上?我在半山寺見過呢。”小饅頭撓撓頭道。
小包子拍拍小饅頭的肩膀,“嗯,你福氣真好。跟著小親王好好混吧。”
沈寄抬頭,“這種話別讓你老子聽到,什麼混不混的。”小包子在跟著家裡養的江湖人學功夫,一來而去就學了些江湖口語。沈寄怕他哪天連黑話都學回來。被魏楹聽到,一定會捶他的。這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長子。雖說沈寄一心搞好他們父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