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壓抑。回了京城自在多了。
晚間沈寄還頗有興致的親自下廚做了拿手好菜招待兩位小叔子,小權兒不住說好吃,比平日裡多吃了半碗飯。吃過了飯,沈寄便牽著他去消食去。
“大嫂,我想爹跟娘了。”
這個是難免的,“等到他們守完了孝就會來接小權兒了,很快的。”爹孃要在家守孝,這也是小權兒同意離家的一個重大原因。那種泯滅人天性的守孝,沈寄都受不了,更不要說小權兒這個小娃兒了。只是,兄嫂再親近,終究是替代不了爹孃就是了。
“嗯。”
“等休息好,大嫂就帶你出去玩,京城好吃的好玩的可多了。”沈寄一向喜歡出去尋覓美食,而且這回有正當理由,更是可以時時出去再好沒有。
“大嫂,小方媽媽說你就要給我生侄兒了,是麼?”小方媽媽是說的挽翠,至於方媽媽則是她婆婆。
“也許快了吧。”還不知道魏楹這一回會去哪裡呢,這個孩子又會生在哪裡。如果起復得快,應該就是生在他的任地。可要是慢的話,搞不好她到時候懷著身孕就不好跟去了。生下孩子也得等到差不多半歲才好上路。那就又是一場別離。
晚上沈寄問魏楹,“你想留下來做京官麼?”
魏楹想想,“得先看看京城的態勢,再去謀起復的事。不過,儲位還是沒有定,最好還是能放外任主政一方。不過,這也不能完全由得我。”還得是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外任,不然也得被那些皇子盯上。
沈寄便起身把賬本拿出來翻,“嗯,咱們家現在現銀不缺,如果你需要拿出一兩萬弄個好位置還是不怎麼吃力的。再多的話,也能想辦法。”
魏楹點點頭,“嗯,那就好。”到處的廟都需要燒香啊。他之前是五品,要謀到一個五品的好缺,當然花費比魏柏要多多了。不花銀子,那就肯定沒有好位置,而且還不知等到猴年馬月去。所以,手頭有銀子的都不會吝嗇。畢竟,很多時候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明日我去書院拜訪裴先生,你一同去吧。”
“好啊,有五年多沒見過裴先生跟裴師母了。”沈寄想到那個端方博學的老先生,和端莊賢淑的師母,也有些想念。不過他們和魏大娘一樣,也是認為自己的出身跟魏楹不匹配。至於旁的人怎麼看,沈寄不在意。唉,如果她真是皇家血脈就好了。
☆、卷五 V 115 經營
裴先生半年前接了京城天一書院的聘書,舉家遷入京城。他入京後曾給得意門生魏楹去過信,所以魏楹才會才一回京就要去拜訪。遣去送拜帖的小廝回來說,裴先生說明日在書院等著爺。
送裴先生的禮物是在淮陽就準備好的,有淮陽的土儀還有裴先生喜歡的名人字畫,沈寄便讓人取了來,看過盒子並沒有什麼破損,便放在一旁。
流朱笑道:“這些禮物都是裝箱放著的,小廝們搬抬的時候再是小心不過,奶奶放心好了。”
“嗯。”
翌日到了約定時辰,魏楹和沈寄領著小權兒往書院去,魏柏則自去尋他留京的同年聯絡感情。
裴先生一家就住在書院背後一處小院子裡,算是書院給教習的宿舍。這次上京,他的兒女也隨行。長子裴鈺也有心參加科考,這也是裴先生接聘書的重要緣由。京城怎麼都比華安府更適合備考,這裡盡有飽學鴻儒可以求教。還有次女裴珏也一同上京。
裴鈺今年十九,也已是舉人,只待兩年後下場。同行的還有他的新婚妻子黃氏。裴珏今年十六,已經訂下親事。魏楹向裴先生行了師徒大禮,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何況是一路引領他前行的老師,又給裴師母行禮。沈寄也在後跟著。然後再和裴鈺黃氏裴珏相互見禮。
留了那三個男人在外頭說話,沈寄跟著裴師母進去。除了初次見面的黃氏,沈寄與裴師母還有裴珏都是極熟識的。她還跟著魏楹在裴家住過不短的日子呢。只不過那個時候她的身份還是魏楹的丫頭而已。不過如今她既然成了魏楹的妻子,裴師母和裴珏的態度自然是跟著改變。
裴師母當年曾經不只一次惋惜過裴珏比魏楹小了八歲之多,在魏楹十八九的時候她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小丫頭,要不然以裴先生和魏楹的師徒情誼,也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裴先生對這個學生看得透,說他心在九重有云霄之志,自家女兒和他不匹配。一是身份不匹配,他再是受魏楹尊敬終究只是個布衣。而魏楹的才學青出於藍註定會金榜題名;二則,女兒隨他,心有閒雲野鶴之志,和魏楹的志向是背道而馳的。
如此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