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樣殘暴逆天的血腥行為,在西煌這等傳統的國家,自然也是引起平民以及部分士族的不滿,或有揭竿而起的眾人,卻因為皇族已經滅族,沒有一個在血統上更具號召力的領導之人。而西煌朝廷已經更迭交替並不能掀起更大風浪。更加之有兀朮軍隊撐腰。民眾的反抗之舉,只能被壓制在極小的範圍之內,不得抬頭。
而兀朮在這種時候,自然是更喜歡西煌的廣大領土,看不上與詭月爭那麼一點點的邊界城池。
於是在樂拓將軍死後,索性罷兵。一邊把手伸向西煌國土,一邊則擺出一副友善姿態,修書派使臣去了詭月,原意賠償幾座城池以示和解親善之意,不再輕易揮動干戈。
朝中對此也分主戰以及主和兩派。
主戰者認為兀朮大部分兵力已經都在西煌,一時之間恐怕無力應付與詭月的戰局,因而必敗無疑。
主和派則認為西煌大軍現在已經收歸在西煌幾大門閥貴族的手中,他們與兀朮狼狽為奸,萬一詭月在此時與兀朮開展,西煌大軍介入,敵眾我寡,且地形上呈合圍之勢,詭月軍隊是必敗無疑的。
睿帝猶豫不決之時,收到密保,稱兀朮軍中有擅巫蠱之人,事前謀劃暗害十一皇子蕭只,陰差陽錯之下,皇子得以倖免於難。
收到此條奏報的睿帝,立即增調了十名內宮守衛營的高手過去,並且修書要蕭只領兵駐守,不可輕易訴諸武力。
蕭只領了旨意,心知父皇的意思是偏向於議和,雖然心裡並不贊同,此刻卻不由他做主。
不過幾日,朝中果然傳來議和的訊息。兀朮果真不食言,不但完全出讓先前進犯的城池,甚至還講臨近的幾處城池讓出,准許蕭只領軍進駐接管。
當一頭狼對你表示友善的時候,自然不是因為他忽然想和你交朋友。
兀朮在蕭隻眼中,永遠是狼一樣的存在。仗是遲早要打的,即便不是現在,也絕對不會太遠。
他站在城門高臺之上下望,此城已是西陲變成,再往西,便是西煌國界。
提起西煌,蕭只近日來心情莫名陰鬱。
都說西煌皇族盡皆滅族,無意倖免。
那其中也……包括他嗎?
羽墨栩。
作家的話:
其實我挺喜歡栩栩的,一直覺得他很單純可愛,不過據我觀察,大家似乎都不怎麼待見他啊哈哈。
之後的劇情他會有點可憐……請大家多給他一點同情票吧!
(11鮮幣)君上 85 西煌之變(下)
詭月接受議和,便意味著將有一段時日不再繼續與兀朮開戰。
但鄰國兵變、威脅仍在。睿帝仍未召回蕭只所率領的十萬軍隊,命他們在兀朮新進出讓的邊陲之地駐紮下來,雖不出兵,卻是嚴陣以待。
非但如此,還將調令下達到西南部駐守的大將盧粵調派前來,協助蕭只。
因為蕭只雖然征戰經驗不淺,卻少有面對守城的局面,盧粵將軍則在守城方面經驗頗豐,十幾年來戍守邊陲,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盧粵一到邊城,蕭隻手上的兵將立即有人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