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一日後
今日的街上可真是熱鬧,數十匹高頭大馬從定陶王府出發,一路沿著中軸線奔向城門,城門外早聚集了一批被派往南方去的匠人賤民,而後從校場出來了一隊官兵,看模樣有二百人左右。
這是皇恩浩蕩,這二百人左右的官兵壓著整整十二大箱金銀並上不易腐壞的食物,在驅趕著沒個確切計數的百姓,要在十五日之內趕到邊疆,這樣緊急難做的任務,朝中官員以為,除了定陶王爺誰也做不到了。
☆、兩心思同憂 十
“公子,真的不去看上一眼麼,王爺這一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君寶撐著下巴看著窗外的院子,“王爺這會想必已經出城了,但是家眷們還沒出發,待會人都走了,府裡就真真正正的冷清下來了。”
悔哉輕輕朝面前的紙上吹了口氣,好讓紙上剛沾的墨跡乾的快一些。
“公子,府裡只留下我們了麼。”
悔哉另換了一本書簡,仍舊沒聽到君寶說話一樣,專心的抄起了書。
當天下午定陶王的家眷並上門客業已出發,偌大的府就這麼空蕩蕩了起來,不在有匆匆而過的侍僕,就連各處站班的小奴才也少了許多,因為定陶王爺走的時候並沒有吩咐照看悔公子,所以第一天晚上差點就沒飯送來,都以為他馬上就要到皇宮的,誰知道這一等就是十二天。
皇上即便不上心了,有些功夫還是要做的。
這十二日悔哉日日夜夜閉門不出,除去每日端飯送水一直陪著他的君寶,沒人知道他究竟在王爺的書房裡都做些什麼,只知道第十三日南方傳來訊息,定陶王一行的先頭隊伍已經到了江南,後面正在趕路,皇上才詔他進宮。
這道口諭下來的時候,悔哉仍舊不開門,只叫君寶到外面跪了聽了話,打發了些錢給宮裡的人,自己並沒出來。隔日上朝,皇上聞聽定陶王將要到江南,自然喜上眉梢,又問起了公皙家兩位公子修堰的事,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悔哉正領翰林修的書,想著悔哉也久不上朝了,就派人去宣。這都是安排妥當的,昨晚已經去定陶王府傳了口諭,這會人應該就在殿外,可誰知道宣進來的不是悔哉本人,而是他所修著的三本書,書上沒寫名字,呈上去後皇上翻了一翻,當即合了書,登時就詔悔哉進後殿。
此時的悔哉正在偏殿等候,他穿了一身素白帶藍蓮花暗紋的,沒穿官服,是故意的。
回想定陶王爺即行之時,他站在書房中由定陶王爺披上這件軟紗的衣裳,用刀抵在自己食指上,揚著下巴看著定陶王爺,說:“我,公皙簡,今次將帶著滿身的驕傲再回到他身邊,忘卻從前一切恩情,定為凡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