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啕大聲的哭了起來。
他當夜就照著心法上面所說,靜心打坐修煉。看字面意思並沒有什麼精妙之處,但唐苦知道這是和尚給的,這心法一定不簡單。
他打坐了一個晚上,竟是沒有感覺到一絲睏意,而且更顯得精神,雙腿也沒有麻脹的感覺。
第二日,和尚便收拾了行李站在門外等唐苦,唐苦立刻知曉了和尚的用意,匆匆收拾了一下便跟著和尚離開客棧。
和尚在開封府外七里地遠的地方尋了一間無人居住的草房,簡單修整了一下,便和唐苦住了下來。
和尚話一直不多,唐苦一直在修煉和尚給他的內功心法,偶爾不懂了,便會向和尚請教一下。
和尚不允許唐苦喚他師父,為此唐苦一直覺得心裡鬱悶,也知道和尚心中只容得下那個魔頭,所以有些對和尚的情意也壓了下去,只一心想著學好武功為自己的婆婆報仇。
若是有朝一日,他武功真的大成了,他還想為唐家那一百零一口人的性命報仇。
和尚長長四五日見不到人,回來的時候總是風塵僕僕,所幸身上沒有受傷的痕跡。唐苦覺得自己擔心的有些多了,經常見到和尚,也發覺和尚雖然不愛說話,性情卻是極其溫順,待人待事總是溫柔的。
唐苦有時也怕自身對這和尚會陷的深了,所以就一個身心的埋進那內功心法裡,不讓自己分心,所以他武功造詣進步的異常迅速,雖然和尚口中沒有誇他,但是每每試探他的經脈的時候,都會不自主的點頭,因此唐苦也很是開心。
唐苦在這個草屋裡過了三個多月,離武林大會只有二個月的時間。唐苦知道和尚一定是會去的,他的內功心法也已經練到第五層,只是不會武功套路。
唐苦在草屋待得第四個月月初,和尚收拾了包裹,看樣子是真的要走了。
走之前,和尚給了唐苦一本書、一把劍。
“你為何非要救那個魔頭?”唐苦終於問出口,他已經猜到和尚不會回答他的問題。
“還記得寒香樓嗎?”和尚居然回答了,唐苦有些吃驚。
“我和他遇到過同樣的事情,那時我受了師父的責罰,他揹著我躲到了煙花之地。”和尚說完這話便走了,唐苦低頭去看和尚給他的劍,劍是好劍,劍氣森然,映著日光閃現一層青光,劍柄鑲了三顆黑色寶石,劍身上刻了一個“唐”字。
和尚送的書,封面上四個豎排的大字書寫在泛黃的紙頁上“唐家劍譜”。唐苦記得有一次和尚走了七日才回來,只有那一次和尚受傷了,在屋裡整整睡了一日。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六章:汝乃鳳凰
和尚把魔頭帶回來的時候,魔頭才七歲,他自己也不過一十四歲。那日的日光已經淡了下去,鍍上一層金圈。
魔頭在遇到和尚之前是被野獸所養大,自小跟著野獸茹毛飲血。那時少林寺善緣方丈帶著和尚下山,許多武林人士齊聚終南山,說捉到了前代魔教教主的遺孤。
魔頭年紀雖小,可生性生猛,即便是不會武功,當時也咬斷了一個武林人士的脖子。有些人說這小魔頭長大對武林終究是個禍害,要儘早除去才好。
想下殺手的人終究是忌憚當時的少林寺善緣方丈,尋求了方丈的意見,決定把這小魔頭關押起來,不許他出來示人,不讓人教他武功,就讓小魔頭在牢獄裡過一生。
武林人士本來是要將小魔頭關到武林盟主的牢房中,當時,和尚求了方丈師父,讓方丈師父放了小魔頭,他來養,定不會教他武功,只每日教他誦讀佛文,淨化心靈。
小魔頭年紀尚小,這小小年紀便將他關起來,豈不是比殺了他還要殘忍。
善緣方丈畢竟是佛門中人,即便是和尚不提,他也不能讓這小小幼童在牢獄中過一生,便是他父親是前代魔教教主,他不過一個被野獸養大的孩子,哪裡就是什麼禍害了。
方丈擅自帶了小魔頭去了嵩山少室山上,小魔頭開始對何人都存有敵意,不吃不喝,見人就捉住了脖子張口去咬。也只有對和尚,小魔頭才算沒有那麼些的敵視,方丈索性就將小魔頭交給了和尚。
和尚揹著行囊,抬眼去望城門,過了這扇門便到了開封府。當初在嵩山上時,和尚經常下山為百姓講解佛法,到後來待在嵩山的次數漸漸少了起來。
小魔頭是不允許下山的,每一次和尚回來就要到山頂去找小魔頭,那魔頭不喜言語,和尚在他面前給他講佛,不知道他是聽了還是沒聽,眼睛從來都是看著前方,一眨不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