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既是得不到的,你這麼鬧下去又有何好處?”
“是啊,有何好處?”想想也夠的,這麼將自己弄得沸沸揚揚的不過是不想讓那人忘記他這個人,希望流言蜚語會提醒那人這世上還有個人叫做向瑞天。每每記起那日重逢時對方陌生的樣子就有些無法承受,從不覺得一個人有何不對的他也開始厭惡太過安靜的世界,一慣不讓自己在人事上停駐太多感情的他卻偏偏有了這樣的人。在這煙花之地,無論何時都是一慣的吵鬧,至少有人會在你身旁說話,在你身旁笑……
“我話說到這裡,該怎樣做你不會不知道。”凌懂得他的朋友,若是他想做的,他自會去做,若是不想,無論多少口舌也是無濟於事。凌不去刺探他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做為朋友,只要守在一旁讓他自己想通便是。
“……嗯,喝酒吧!”
告急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報!”正在早朝的各位聽見這一聲緊急,不禁轉頭看向一路跑來的報戰官
“準!”
“漠北邊防!護疆將軍懇請皇上支派援兵!”十多年的兩國戰爭一直不斷,但因為並未有什麼實質的戰敗,兩國軍隊也只是在交界處兵刃相見,哪知這一年來,桓卞國實力大增,大有要入土中原的意思。
“皇上,臣認為應儘量避免大規模的戰爭,交界的百姓將會生靈塗炭!”
“張侍郎所言極是。以臣之見,這聯姻便是最好的法子。”自古政治聯姻都是解決終年常站的最好手段。
“只要我們表示足夠的誠心,我想桓卞國的國君定當以禮回之。”滿朝文武像炸開鍋了一般討論。
“朕已派瑞王爺親征。他幼時曾在桓卞國住過,對那兒的地形瞭解頗多,相信會給護疆將軍帶去希望。”此話一出,鴉雀無聲。這國事可是萬萬草率不得,皇上怎會派個如此不務正業的皇侄親征
“……皇上,請問王爺兵馬為幾?”
“他的親衛隊。”皇上答得是理所當然,底下的百官是臉色慘白
“這……”
“朕想讓他鍛鍊鍛鍊,若真不成,再聯姻便是。”
鍛鍊?簡直就是虎口奪食!王宮貴族的親衛隊不可超過一千人是規定,加上那個瑞王爺這近十年來的平庸碌碌,好吃懶做的德行,這場戰不戰便敗,皇上是如何思量?每個人心中有了一樣的疑問。
“皇上,瑞王爺何時啟程?”劉將軍一聽便急了,這孩子若是死在戰場上了,何辦?
“昨日已啟程先行。”
“皇上,請立刻下旨讓臣帶兵前去支援!”
“皇叔,這就是現下的戰況,大概這一兩日便會有從邊疆來的加急軍書。這戰事不等人,早一天去,多一分希望。”瑞天的情報向來是最準確及時地,特意進宮與皇叔商討。
“朕本就無意與鄰國開戰,若不是他桓卞國君的兒子慘死我國,又怎會生出這日後的事端?這朝中上下皆認聯姻為上冊,況且就算援兵即日起程,這路途遙遠,人多行緩的也怕是來不及。”
“瑞天倒是查清楚了桓卞皇子的死因,想必當國君得知真相之日,便不再會與我軍為難了。”
“此話怎講?”
“這事情畢竟已是有些年月了,說來話長,待我從桓卞國回來,必當將一切道明,可好?”
“可……”皇上甚是不放心,猶豫許久
“皇叔,此次前去,並不是打仗,不過是想讓兩國重修舊好。我一人前去也表示了我們的誠意,倘若您不放心,我可帶上我的隨護一同前去。”
“朕怕也是拗不過你的。”這些年調兒郎當,花天酒地的侄兒難得露出這樣的神情,到底是叔叔,這侄兒的心思也算是瞭解,他即已說至此,怕是也攔不住。
“謝皇叔成全。此外,皇叔切記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出兵。劉將軍怕是會第一個站出來,還請您攔著他些。”
不經回憶起瑞天走時的囑咐,看來他這侄兒對這將軍的性子倒是熟知的很。
“劉將軍,並非朕不願,而是侄兒臨走時特意囑咐過不要援兵,特別是不讓劉將軍您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