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中奏議。
直到桌上壘成一小堆的奏議消減下去,一一看過後又整齊碼好,昭樂才移步窗邊,眺望著北方。窗外有幾個年紀不大的小宮人走過,本自談笑打鬧間,回首瞥到了窗後的殿下,立刻便收拾起孟浪,恭謹地快步離開。
昭樂含笑望著他們,這群小宮人讓他想起了昨夜的荒唐。
規矩無處不在,想要逃避它的也大有人在。真正能夠人前人後都守住規矩的又有幾人?
規矩,只在人前守住便夠了。
昭樂面無表情地凝視窗外,心中卻無法如積雪般安定下來,他還在想著昨晚楚政說的話。
戰爭已經勢在必行。
“文師兄。”昭樂開口呼喚身後越來越沉默的文知禮。
自從三年前燕於琴死後,文知禮則變得越來越沉默。很多時候,沉默的文知禮會給昭樂一種他已經死了的錯覺。
現在的文知禮,不只是文太史,同時還是燕府主人。
說燕府主人有些不大恰當,畢竟他是一個男人,與他同朝為官的燕太傅自然不會認下他是兒子的未亡人。這不單單是因為對這段有悖世情、傷及體面的感情持反對態度,更多的是出於對兒輩們的愛。
他的兒子已經死了,再也活不過來。
對於燕太傅來說,在經歷了喪子之痛後,他實在不願昔日舊友的兒子,為了他的亡子而貽誤終身。
然而,文知禮不在乎。他不在乎他人的指點謾罵,不在乎自己貽誤的終身。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延續燕於琴未完成的夢想,而他本身,也同樣曾是燕於琴的夢想。
生世不可同長歡,故後獨守孤獨冢。
讓文知禮感到欣慰的,是燕於琴府上的門客。
在燕於琴死後,他們主動找到文知禮,表示願意聽從他的號令,他們願意一生遵從他手中的那枚牙刀。直到燕於琴死後一年有餘,他才在無意間從一個喝醉了酒的老者口中聽到燕於琴早在前往趙國便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他告訴他的門客,說牙刀便是他,他便是牙刀。
那一晚,文知禮抱著那枚牙刀像是瘋了一樣不停地喊著燕師兄。
讓這些門客遵從文知禮的命令,是燕於琴生命中最後的忠義,同時,也是他能夠給文知禮的最後的保護。
文知禮垂著頭應道:“是。”
“對於晉王病重之事,你有何看法?”昭樂看了文知禮一眼。“若外公當真病故,師兄以為我國應助誰奪得王位?”
“此事幹系重大,臣不敢妄談。”文知禮籠著手,頭壓得更低了。
“師兄但說無妨。”
“臣以為皆不可助!與其助他人奪得王位,倒不如趁機將晉國納入囊中。”
“皆不可助?”昭樂挑了挑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卻刻意忽略了後半句話不提。
“此刻晉內奪嫡的是兩位公子以及兩位公子的叔叔鎮邊王。三人之中大公子最為名正言順,但是大公子為人自大且好大喜功,若以他稱王,必會窮兵黷武、四處征戰,到那時,密夫人的故里將面臨的不再是戰亂,而是一場浩劫。”
“那麼二公子呢?師兄怎麼看?”昭樂勾動嘴角,露出了一抹近似於溫柔的笑。
“二公子雖為人謙和卻胸無大志,且名不正言不順,只怕若晉國落到二公子手中,國內必將內亂四起。”文知禮停了一下,偷眼去瞄昭樂的表情,卻剛好對上他的目光,忙又低下頭去。“餘下的那一個鎮邊王,完全不足一哂。”
昭樂一笑:“依師兄的意思,這三者都不適宜為王?那師兄說說,誰適宜呢?”
“臣只是將所見所聞如實地稟告給殿下。”他難得地抬起頭,與昭樂目光一觸而過,復又垂下頭去。“晉國王位之爭關乎天下,臣不敢肆意推測。”
“文師兄。”昭樂本還想和他談論晉國王儲之爭,但想了想,終還是換做了別的。“燕師兄……他的那些門客可還好?”
文知禮點頭:“很好。”
“那麼……”昭樂抿了抿唇,看著文知禮在提起燕於琴時平靜的表情,他反倒覺得十分悲傷。“那支隊伍訓練的怎麼樣了?”
“獸通人性,整支隊伍都已按照殿下的吩咐訓練妥當,隨時可以隨軍上戰場禦敵。”
昭樂點點頭,朝著他擺擺手:“去吧。”
“是。”
文知禮走到門口的時候,昭樂望著他在逆光下的背影,開口叫住了他:“師兄,你還好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