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3 頁)
有最重要的大綱。大綱是很早就寫完的,當時的感覺是“自己還算挺厲害的嘛!”。但到了實際動筆的時候感覺還是差很多。
這篇故事最早似乎是在去年三月底開始動寫的,當時我確實還比較空閒,所以更新的速度也比較快,但是故事進行到大綱1/4的地方就開始亂跑,之後更是邊寫邊跑偏,“無夢者篇”邊寫邊改劇情,前後不搭界的地方是最多的,到了結尾部分基本和最初的計劃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雖然跑回主線,但結局的一些細節和表述方式更是改了好幾次,有的地方我自己都覺得很跳脫,這時候才真正知道動筆寫文和自己腦補的差距有多大,以及為什麼有那麼多坑文了。實際上去年10月份左右故事似乎就進入收尾階段,但我長期處於“不想寫不想寫”的狀態,而且我打遊戲有的時候也瘋了點……唔,這個態度果然非常業餘。
在最初幾個月我找到自己的死黨幫忙看文,結果被那個傢伙一陣“批鬥”。她的意見是受不了這種行文風格,讓我一度十分驚慌。總體來說,這種(偽)西幻背景的作品是比較適合翻譯腔的,但我經常覺得自己的文筆十分不翻譯腔,有的時候與其說是寫翻譯腔,不如說是各種雜亂的作品看多了反而把握不住正確的中文表述方式。而且我一抒情就開始亂跑,這個故事最後一部分抒情段落似乎還不少……有一陣子輕小說看多了,也比較擔心受到影響,不過總體看下來文風變化還不算太糟糕?
在連載過程中這個故事一直比較冷,我和一個朋友說“對於創作,相信自己的作品是好作品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她回答說“但是擔心自己的作品無人問津的恐懼也是貫穿創作過程的”,兩句話合併起來就是我整個寫作過程中的狀態。和做硬碟黨不同,實際上面臨沒有人頂貼或者回復最好的解釋就是你的作品不夠好。解釋夠簡單,但說服自己卻很難。說回來既然碼字,也需要有這種底氣——連自己作品的優缺點在哪裡你都總結不出來你還寫什麼寫?
讓我總結的話,除去一些校對不仔細造成的文字疏漏,“曾經的勇者”這個故事的毛病確實很多,最讓我不滿意的是因為筆力不足的關係,一些本來應該寫出氣勢的場面都處理得相當薄弱,例如對戰場面基本都是一刀秒之類的……就是動作場景描寫功力不足的體現。後期一些場面的處理更加散亂,畢竟腦補可以用漫畫場面替代,卻始終和文字表現的方式不同。
我的“最佳損友”第一次看這篇文的時候驚訝地表示“我幾句話可以寫完的地方你丫居然寫一大堆廢話有沒有搞錯”,我卻覺得到了中期開始對背景、環境的交代還是不夠。這個故事的劇情流程其實相當簡單,重要的是讓故事有真實感,這些都是需要更多的人物、更多的背景交代來支撐的。中期開始故事裡的出場人物就變得很少了,人物和外部的交流變少的結果是表現人物的機會也變少了。
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於一個主題,簡單來說就是相愛相殺,擴充一些,具體就是當你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你是揹負著拯救世界的責任的勇者,對方卻是想要毀滅世界的魔王,那麼這一劍你是刺還是不刺?這個主題最有趣的地方在我看來莫過於極端的矛盾,即你必須要去做一件自己絕對不想做的事情,不做會後悔,做了也會後悔,這會對人物造成什麼影響?
對照這個最初的主題,可以說這個故事相當失敗,因為這種矛盾並沒有在故事裡表現出來。諾恩這個角色對故事裡的秘密瞭解最多,在描寫的時候我基本上架空了他的視角,也為了最後“攤牌”的時候有高 潮,那部分我寫的時候也挺HIGH的,而且邊寫邊後悔自己當中為什麼會停那麼久,直接導致感情的連貫性不夠。這種混亂的狀態延續到角色上,就有一些前後描寫不一致的地方。而且由於視角不常固定在一個角色上,也造成了一些敘事上的混亂。
既然是前後拖了將近一年的故事,作者自己在寫作過程中也會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我一開始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大家不要笑):認真回覆每個讀者的發言,然後把樓越辦越紅火。
恩……好像前半句就沒有做到?
不知道讀者是怎麼看待我這個相當不負責任的作者的?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進行耽美故事的創作,除了寫作本身,對於和讀者互動我也很沒譜的。那些對劇透有要求的回帖怎麼回覆?這條回覆那條回覆讀者會不會有想法(插一句,我很小心眼,作者不回覆我的話我會鬱悶)?總是回覆“謝謝”讀者會不會覺得你這個人假惺惺地客套?我很想要回帖,最好要有評論,要不要旁敲側擊一下?但是這樣讀者會不會覺得你這個人很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