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齊的擺放著數不清的架子,架子上全是各式各樣的瓷器,那人介紹說,這裡放的都是樣品,若是要的話,選中了直接按樣子做出來,再行裝貨。
繼續往前走,楚亦瑤在前方靠窗的位置上看到了一位四十來歲的老師傅,桌子上正放著一隻正在上釉的花瓶,旁邊的架子上放著不少擺玩用的小瓷具,楚亦瑤問帶路的人道,“這位師傅,你們可有燒膳食用的瓷具?”
那人又將她們帶到了另外一個架子上,楚亦瑤看到了不少樣式的膳食瓷具,但都沒有她心目中的來的滿意。
這幾天她一直在想如何在一樣的瓷器上有所突破,剛剛看到老師傅身旁桌子上放著的釉青碟子,忽然想到了前世在洛陽看到過的那些膳食瓷具。
前世成親之後她跟著嚴城志去過一回洛陽,在那裡她見識到了和金陵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洛陽的文化底蘊比金陵來的厚實太多,一文一商,雖然金陵不斷在向洛陽靠近,但很多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尤其是在飲食上面,講究可以細緻到一碟一筷,金陵人也講究,但遠沒有他們來的更甚。
“師傅,很小的時候我就聽我父親提起過,你們這裡是大同最好的燒窯,你們這出去的有大同最好的瓷器。”楚亦瑤看遍了他陳列的所有瓷具,回頭笑道。
“楚小姐過獎了,我慶和燒窯幾十年,雖說不上最好的,但這瓷器也是遠近聞名。”那師傅聽楚亦瑤這麼一誇,也不客氣的應承下來了,和楚忠又聊了幾句,帶著他們參觀過了之後這才到平日裡議事的屋子。
“關師傅,我這裡有一筆好買賣,不知道您肯不肯應下。”坐下之後楚亦瑤就和關師傅商量起了另外定做膳食瓷具的事,“這樣式和圖案都由我們來提供,這做出來的成品,不可供給其他的客人挑選,也就是說,這些東西是我們楚家獨此一家的。”
過些年金陵也會流行這些東西,楚亦瑤就是要提前把這帶進去,搶佔先機,爹和大哥每年都在這慶和燒窯進瓷器是因為這裡的瓷器是全大同數一數二的,只要他們肯應下,也不怕別家的來仿造,畢竟慶和燒窯的名聲在那裡。
“楚小姐可有帶來的?”關師傅對她說的別樣膳具有了興趣,楚亦瑤請人拿了紙筆,直接畫了三個膳具的樣式圖案,關師傅看了看,笑道,“不如這樣,這幾天我先命人把這個做出來,若是楚小姐滿意的,那這生意再作談。”
“好,忠叔,您和師傅聊,我先回客棧。”楚亦瑤留楚忠下來和關師傅說其他的事,自己先行回了客棧。
孔雀早到一個時辰收拾好了屋子,大同和金陵一樣靠海,不過這天氣比金陵溼熱的多,這裡的房子,有許多它的基地都建的比較高,用來防潮。
楚亦瑤休息了一會,換過一身男裝,帶著寶笙和閏子兩個人去往碼頭附近的集市,大同每年春秋兩季來往的船隻無數,集市也很熱鬧,形形j□j的人多,沒人會來專門注意她的穿著和打扮,楚亦瑤在各個攤子前看著,都是些小東西,很常見。
“小姐,這離集市可遠了。”楚亦瑤繞過集市還想往前走,寶笙在身後提醒,再過去可就出了城門了。
“忠叔說出了這個城門可以去鄉下,如今天色尚早,我們去瞧瞧又何妨。”楚亦瑤讓閏子去駕來馬車,自己帶著寶笙走到了城門外,城門外的道路兩旁也很熱鬧,許多城內集市都要收取不便宜的攤位費用,付不起這個費用的就直接在城門外擺著,來去的人多,生意也不錯。
“大叔,您這是什麼,聞上去好香。”楚亦瑤走到一個不起眼的攤子前,下面墊著藍色的布,上面放了一些顏色不一,大小像胡桃瓤一樣放了一堆,一旁還有幾截木塊。
“這是樹上刮來的香料。”那大叔拿起一個放在了楚亦瑤的手中,呵呵地笑著,楚亦瑤低頭一聞,卻有香料一樣的味道,可又淡了一些。還能捏碎些粉末下來,摻雜著一些別的東西,不太純粹。
“大叔,那這個也是香料?”楚亦瑤拿起一截木頭,在木頭一側被砍斷的地方發現了附在木塊上的一小塊東西,也似木質。
那大叔點點頭,楚亦瑤看這攤位上沒也剩下多少東西,開口道,“大叔,這些要多少錢,我全要了。”
“不不,這已經有客人要了。”那大叔擺擺手從楚亦瑤手中拿過了木頭重新放回去,楚亦瑤看他頗重視的樣子,也起了好奇心,不過是幾塊不起眼的東西,大同這裡也多的是香料,怎麼會有人額外買。
“大叔,這客人有沒有說什麼時候問你來拿?”
“說好的前天就該到了。”那大叔從身後的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