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出一股非同尋常的興奮。”
飛續看向白鳥王:“訊息已經傳來,寧公主她竟然,打敗了蛟王!”
白鳥王若有所思地說:“是啊,我現在,也不得不服她了。”
突然,飛續低聲地問道:“那麼,有沒有可能,哪一天,老師也被她打動……而背叛皇室呢?”
有沒有可能,哪一天,老師也被她打動……而背叛皇室呢?
白鳥王聽了居然面不改色,平靜地說:“其實為了大哥,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但是眼下,卻絕不可能!”
飛續將手放在了下巴上:“老師的意思是……除非,天下已經進入了亂世。那樣的話,即使您出手,也不會背上挑起戰亂的罪名了,對嗎?”
白鳥王的嘴角一扯,似笑非笑,卻再沒有說什麼。
第三十章亂世,很遙遠嗎?…
然而,亂世……真地很遙遠嗎?
火離三年,太歲在亥。
這一年,的確多災多難。
歌舞昇平了很久的天下,那虛偽的和平,也許,真地快走到盡頭了。
首先是朝廷中,一場由黨派之爭引發的清洗運動將無數可憐的英才送上了火刑臺。
接著,天下的心中地帶,滄朗河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旱災,自由民和奴隸為了免於死亡,只得在一個叫“巴莫”的人的率領下揭竿而起。
隨後,曾被故司馬“高辛”征服的妖獸族又開始乘機作亂。
而其他的:東北洪澇,西北地震,各自死傷無數。西南有邪教大佬“河伯”鼓吹自己是神人下凡,吸引了不少民眾追隨。
最後,一張《討皇檄》傳遍天下,歷數東皇太一十大罪狀,號召天下群雄共同討伐!
檄曰:
皇者,乃萬民表率。今東皇太一弒兄篡位而得大權,可謂宗廟不足祀之惡主,敗倫喪德,罪之一也。
皇后為萬國母儀,今東皇太一之二任皇后“渝夫人”橫遭賜死,家族慘遇滅門,牽連萬餘人皆斬,斷恩絕愛極矣,罪之二也。
上天有好生之德,然平定晏城城主叛亂時,一城平民何辜?竟皆被暴君屠殺,罪之三也。
高辛、子錐、史皇等大臣,或軍中砥柱,或朝堂股肱。皇皆殺戮之,牽連數城數萬人一同被斬。致使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君臣之道絕矣,罪之四也。
伯淑、遠津、朝彥等在野名士,英才俊偉,天下知名,文章卓著,滿腹經綸。皇皆斬之,實令天下士子心寒,罪之五也。
明君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皇廣設特務,監視眾臣,使人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殘忍慘毒,罪之六也。
法者,乃公正之方;刑者,乃戒告之用;不可過施也。今天下法繁刑烈,陷百姓於水火,極今古之冤孽,天地傷心,人神共憤,罪之七也。
各族者,同為天下之民矣,貢有常制,徭有常則,然皇視人族之外為異類,重稅、重徭。加之六族貴族挑撥,使六族之民不得不叛……一旦平叛,則不問皂白,一部皆屠之事時有發生,罪之八也。
天地之生財有數,豈得妄用奢靡,今皇征伐他族,用錢億計,又妄加罪於富戶,奪其家財,以充國庫,致民生日促,罪之九也。
倫理者,乃風化之防,況人君為萬民之主。皇私通故臨武城城主“句謙”之妻“文夫人”,君欺臣妻,致句謙、文夫人死於非命,罪之十也。
今臨武城主“句芒”不才,願奉先父威靈,折衝宇宙,齊叢集雄,奮起除暴,雷震虎步,眾志成城,有何不滅者哉?
第三十章亂世,很遙遠嗎?…
方今天下荼毒,綱維弛絕。此乃英雄競取自由之秋,烈士立功報國之會,不可不勉!
即日望天下豪傑,能各整義兵。佈告天下,如律令!
********************************
帝都“炎恩”。皇宮御書房。
東皇太一平靜地跪坐在案桌之後。
東皇痕手操一份《討皇檄》絹書,在他父皇面前來回踱步。這位“冷鬱太子”的英俊臉龐,此刻看來,只怕更冷鬱了幾分。
終於,東皇痕看向了東皇太一,嘴角浮出一絲冷笑:“好個臨武城主‘句芒’。
當初父皇念在和他孃親的情分上,沒有殺他,任他義父‘燭龍’把他養大,還讓他繼承了他那個垃圾老爹的城池和爵位。
如今他居然毫無感激,反乘天下不安之時,想要興風作浪,真是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