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老夫人點頭。長青媳婦也是三十多小四十的人了,怎麼還不如一個剛過門一年的年輕媳婦瞧得清楚。若說真是事兒太過複雜,倒免不了身在其中當局者迷,可那事兒卻不是多繁瑣啊。
卻說三夫人回了自己的院子裡,便喊來五姑娘蕭婉眉,發了一通牢騷之後,便囑咐蕭婉眉多往鶴年居與清苑走動走動:“你的親事你自個兒也得當回事兒啊,眼下府裡也就你一個適齡的姑娘家了,再上門來求娶的人家不是可著你一人兒挑?莫整日裡沉著一張臉子給我瞧。”
蕭婉眉無奈的給嫡母施了告退禮鬱郁離去。過去嫌她整日裡將自己的親事掛在嘴邊沒個姑娘樣子,今兒又說什麼自己的婚事自己得上心。裡裡外外的話全叫這嫡母說了個夠,到底不是她肚皮裡爬出來的她就不當回事呢。
這又攛掇著多往鶴年居與清苑去。鶴年居倒是能去,清苑她好去嗎,三奶奶有了身孕哪個不知哪個不曉?恐怕別人躲著還來不及呢。蕭婉眉想到這裡心一橫,反正沒有哪個人將她的親事當個正經事兒做,蕭府裡又不缺吃少穿的,先得過且過吧,大不了哪天急眼了,拿著把剪子跪倒鶴年居門口鉸頭髮去!
第一卷 菡萏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求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求
冬至節的頭五天,蕭府四姑娘蕭氏婉墨的指婚懿旨到了殷州蕭府。對著蕭家眾人宣讀了旨意,宣旨官又當眾遞給了皇甫惜歌一封信:“這是皇后娘娘囑咐下官交給郡主的家信。”
問過皇后娘娘可囑咐了要帶回信回去,宣旨官說不急,皇甫惜歌頗有些不解。既是不急,何必當眾給信?又何必將一封所謂家信隨同懿旨一起送達?她嫁進來一年多又有了身孕,腳跟兒也算站穩了,不用這樣給她撐腰吧?
依舊是厚厚的紅封送走了宣旨官,扭身邁過府門門檻的蕭大老爺滿心忐忑。當今聖上雖是正值壯年,畢竟立儲之事也將提上議程。蕭家接二連三的與皇室聯姻,迎郡主下嫁倒是與立儲沒大關聯,如今女兒即將嫁入淳親王府,再說沒幹系可是不成了。
外加除了老四外,老2也出了仕。難不成蕭家再不能穩穩當當做生意、反要像幾代前一樣做起官宦人家?若是如此,老太爺一輩子的心血不是白費了?唉,雨露雷霆皆是君恩啊,不想受又能如何。
各人各回各院兒,皇甫惜歌坐到窗前暖炕上便迫不及待看起了信。信看完,人也目瞪口呆了。蕭孟朗被喊回來一同接旨,接完旨意也沒再出府,這時便緊著問妻子怎麼了。
接過妻子遞來的信,蕭孟朗看完了之後與她相對半晌沒說話。不過沉默思考到底是管用的,良久之後兩口子終於異口同聲說了一句:“平衡之術?”
怪不得皇后的信裡雖然又替端寧郡王提了親、要求娶蕭家五姑娘蕭婉眉做側妃,卻有些似有似無的淡淡感覺,像無奈,像不甘,又像不得已而為之。想必這是昊文帝的意思,皇后不得不聽從吧?
既是如此,墨兒嫁入淳親王府被帝王平衡了,於蕭家倒是件好事。之前大老爺接了旨後臉色一直很深沉,想必也擔心怕被墨兒的婚事扯入儲位之爭吧,看來要叫三郎去和大老爺說一聲,或者叫這爺倆再深聊一番?
皇甫惜歌這麼想著便叫蕭孟朗將信收起來,自己也站起身來:“三郎你拿著它去和公爹聊聊吧。我更衣去,換上家常衣裳去鶴年居。”
與夫君各自分開行事的皇甫惜歌到了老夫人屋裡,老夫人也是才剛剛更衣完畢坐下喝茶。見她來了,便囑咐紫藤再給三奶奶煮些海棠水來——擷芳園裡海棠品種多,挨著一兩個月裡總有結果兒的,天冷了又弄了些凍海棠,倒給皇甫惜歌解了饞。
將海棠水放到一旁晾著熱氣兒,皇甫惜歌便將皇后信裡所說之事講給老夫人聽:“惜兒與三郎琢磨了琢磨,覺得還算件好事兒,又怕我們少不經事,少不得問問祖母與公爹的意思。”
老夫人笑問道:“祖母也不怕惜兒你不愛聽,你自己尋思尋思,你們皇家若要如何,容得了百姓說不麼?”
皇甫惜歌先愣後笑:“祖母說得是什麼話,惜兒可是蕭家人。不過倒還真是這個理兒,就算不是旨意只是商議,又有哪個敢說一聲不呢?咱們能做的也只是儘量避免不好的後果。”
皇甫碩想娶墨兒做側妃,皇上便叫蕭婉眉給端寧郡王皇甫哲做側妃,偏偏兩個事兒都要透過皇甫惜歌的口說給蕭家人知曉,難道說她只是個搭橋兒的?太后祖母當初賜婚時可想到了這些?
老夫人還沒來得及再與皇甫惜歌接茬兒聊下去,綠蘿進來回稟:“老夫人,三夫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