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唐衍話不多,一直狀似懶散的看著眾人的舉動。他在等,等慕容廑的行動。
晚飯後,慕容廑吩咐暗影到門外守候。
攤牌的時候到了。
燭光搖曳,四人圍坐於桌旁。
慕容廑表情凝重。
三人的目光有意無意都落在沈若非身上,這讓她隱隱有些不安。
“唐兄、若非,事到今日,有些話我需要據實相告。”說是對著兩個人,但慕容廑的眼睛卻直視著沈若非。
“我本名司馬廑,是當朝四皇子,父皇賜“安王”封號,主管兵部,親掌兵符。”
沈若非雖早知他來歷不凡,但如此顯貴,多少還是有一絲意外。
司馬廑看著她,繼續道:“父皇共有五子。大哥司馬泓乃當朝太子,與我係同母所生;二哥司馬琰,為蕭妃之子,父皇賜為“瑞王”;三哥司馬隱,為宜妃之子,自幼不喜政務,乃至後來離開皇宮,常年遊蕩在外;五弟司馬曜,為蘭妃之子,自小喜武,暫恕躋在軍中。”
“大哥文才武略,唯一不足是過於溫和,父皇曾有意廢長立幼,被我拒絕。我回稟父皇,願意堅守邊關,力保大哥坐穩江山,父皇后賜我“安王”之封號,即意為有我在,齊國安。”
“二哥仗蕭妃受父皇寵愛,自幼驕橫,多受父皇責備。原本倒也安份,但三年前母后病逝,蕭妃被冊封為後,父皇大病一場後一直身體虛弱,蕭後和瑞王遂起異心,在父皇面前百般遊說,以期改立瑞王為太子。但父皇態度堅決,並不為所動。”
“不料,三年來,蕭後和瑞王處心積慮的培養勢力,處處插手,羽翼日漸豐滿,六部皆有其親信。而父皇日漸虛弱,二人也開始狠心相逼——”
司馬廑停下來,看看鈺兒,面露不忍。
“三個月前,太子暴斃。太醫稱突發惡疾。但我接到密報,太子妃於當日殉情,而他們唯一的兒子司馬鈺下落不明。”
沈若非不由看向鈺兒。
鈺兒緊咬牙關,雙眼含淚。
她不由心一酸,起身坐於鈺兒身旁,將他攬入懷中。
鈺兒僵硬的身軀漸漸的有了暖意。
司馬廑眼中掠過一絲柔情。
“得到訊息後,我急命暗影追查,直到二十天多天前,方找到鈺兒的下落。我偷離邊關,正待親自接鈺兒,卻被你搶先碰上了他。”
司馬廑看著沈若非。
沈若非什麼也沒有說。
唐衍卻問了一句:“現在是什麼情形?”
司馬廑眼中暖意瞬間凝固,聲音也有些冰冷:“無皇命我不得擅自回京,但朝中大臣和我派回去暗衛竟無一人可以見到父皇,恐怕情形不對。
大哥雖死,蕭後和瑞王卻沒能如願拿到立嗣昭書,對他們來講,唯今之計,一是要逼父皇立下傳位昭書,以堵百官和天下黎民的悠悠之口;另一方面,自然是除去我這個最大的威脅。既然已有人伏擊與我,說明我離開邊關的訊息已走露,這裡隨時都會有危險。”
司馬廑看著唐衍和沈若非:“我打算即日啟程回邊關,鈺兒將同我一起。今日坦誠相告,是希望二位考慮,能夠恕躋們同行。一來朝中局勢面臨鉅變,天下皆不太平。我希望可以有這樣的機會回報若非對我的救命之恩。二來,鈺兒和若非姐弟情深,我亦不忍見鈺兒傷心失望。”
唐衍看著司馬廑,暗道,這番話果鍘貘退有度,滴水不漏。雖無關風月,卻正中沈若非要害,這丫頭,總是心太軟。
沈若非懷中的鈺兒身體一僵,抬起頭,黑白分明的眼中滿是淚意。
“姐姐,你和唐大哥跟我們一起走吧。在王叔那裡,肯定比浪跡江湖要安全。”
沈若非看向唐衍。
唐衍但笑不語。
司馬廑又道:“待天下大定,二位自可隨心隨願。”
沈若非心裡已是百轉千回。
司馬廑掩去眼中的期待與不安,道:“二位可以考慮一下。明日一早再做答覆。”
夜色正濃,沈若非卻無法入睡。
唐衍隨她一起上了房頂。
上得房頂,唐衍大笑。
沈若非莫名其妙。
唐衍道:“你這是深受電視的毒害,到這樣的房頂看星星,虧你想得出來。”
沈若非心情不由輕鬆了幾分,道:“我還不是為了懷念一些屬於記憶中的東西。”她突然想起司馬廑攬著她從房頂下來的情形,臉燒了起來。
唐衍看在眼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