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晴兒愣了愣,小姐的話她不是很理解,但也不知該如何反駁,只得按照小姐平時的喜好,淡淡的為她化了妝,束了發。
沈若非看著晴兒為她選的服飾,還是忍不住笑了——這丫頭,到底是怕別人看輕了自己,選得服飾極盡華麗。可是她不明白的是,此時的女子,最眩目的不是服飾和珠寶,而是顯赫的家世——自己穿的再華麗,在他們眼中,仍是一介草民。與皇室之間隔的,又豈止是一條鴻溝……
一如那個世界的自己,“沈天豪的孫女”就象一層金光閃閃的外衣,不知不覺中,隔開了許多人……
沈若非徑自選了一件對襟的玉色長裙,梅花盤扣從領口一直到底,顯得整個人格外修長;小巧的腰身,柔軟服帖的裙襬,隨著步伐;搖曳生姿。大方亮麗而不招搖,簡單舒適卻不失禮節。
沈若非看了看晴兒:“這樣不就挺好?”
晴兒撅撅嘴,她終是覺得這件衣服的質地過於普通了——好在,小姐穿什麼都漂亮。
小德子低聲稟道:“沈姑娘,皇后娘娘派人來請了。”
沈若非微微笑道:“這就好了。”
她想了想,開啟首飾盒——那支碧玉簪子靜靜的躺在盒中,晶瑩剔透。
——“見父皇的時候,把那支簪子插上。”司馬廑的話似乎還在耳邊。
她拿起來,猶豫了一下——他到底是何用意?這該戴還是不該戴?
晴兒看看她,插話道:“小姐,這簪子很配您這件衣服——若是什麼都不戴,是不是有些失禮呢?”
沈若非笑著瞥她一眼,這丫頭,該聰明的時候倒是不含糊。
她對著鏡子,輕輕將之簪於髮間,流蘇搖曳,碰撞時發出微弱的聲音,極低,卻很是清脆悅耳。
蕭後派來的人一路引領著沈若非前行——晚宴設在御花園。
御花園內,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呈現出一片熱鬧的景象。
這佈置沈若非並不陌生,她跟隨蕭後早已看過多遍,只是,從未覺得熱鬧——畢竟人才是主角,這些只是為了烘托氣氛而已。
沈若非被領到一處坐下。
此時人來的尚且不多。
沈若非不動聲色的觀察著,回憶著幫蕭後記錄的那些東西——這個位置是屬於皇室子女及其家眷的,蕭後到底是何用意?
司馬夷的嬪妃算不得眾多(當然,沈若非只是在記憶中和例如康熙之類的帝王進行了比較),但是算起來,也有幾十人,按照其身份地位,其位置散坐於司馬夷和蕭後的兩側。其次便是皇子皇孫公主駙馬等人,朝中大臣則在兩側下端。
不知道這是誰立下的規矩,也不知道是何道理,總之歷年來便是如此。
園中的人漸漸的多了起來,每來一人,執事太監便揚聲通報——這讓沈若非突然想起了奧斯卡的紅地毯,心中卻在暗暗感激,蕭後並未讓自己去承受這種眾人矚目的尷尬,一時心中情緒頗為複雜。
然而,她卻漸漸發覺,司馬夷的子嗣較為單薄,五子之中,也僅有司馬琰一人在京,為數不多的幾個公主尚且年幼,有的看起來和鈺兒差不了多少。自己雖然是事先入席,沉默端坐,但依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各式各樣的目光或直接、或隱蔽的投向了她。雖說司馬廑請旨賜婚是密摺,但此時看來,怕也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了……
沈若非臉上的表情更淡了,靜靜的坐在那裡,不言不語,直至有人主動打破這種沉默
——“不知道本王是該稱呼你弟妹呢,還是稱呼你名字?似乎都有些不妥吧?”
沈若非抬眼看去,眼前的男子大約二十七八歲的樣子,相貌頗為英俊,眉目之間依稀還有幾分熟悉的感覺——即便不去看那衣間的黃腰帶,沈若非也已知來人的身份
“民女沈若非見過瑞王爺。”沈若非起身行禮。
司馬琰微微挑了一下眉,如此近距離的看這個女子,更加讓人驚豔——四弟果然好眼光,這女子,果不同於那些庸脂俗粉。如此素衣素妝,看起來依然高貴大方,光彩奪目。
看沈若非獨自一人坐在如此尷尬的位置上,卻依然淡然自若,司馬琰微微有些疑惑,若是一般村野女子,如何能做到這般沉穩?母后最近一直讓這個女子陪伴左右,卻不讓自己去她的宮中,不知用意何在……
司馬琰絲毫未留意到,自己沉默的時間太長,停留在沈若非身上的目光過於專注——直至身邊之人輕咳一聲,他才回神,笑道:“本王一時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