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的。皇太子是本宮獨子素來疼愛如珍,如今也到了進學的年紀。聽說樂大人詩書禮儀極好,皇上也是常常讚不絕口。本宮有意向皇上保薦大人為太子太保位兼太子太傅,替本宮守護住太子之位。不知樂大人可願意?”
“皇后抬愛,臣惶恐之至。臣才疏學淺,只恐誤了太子學業。”樂文翰匍匐在地。
“樂大人,老父與大人舊交。還請大人不要推辭才是。”皇后微微一福:“本宮絕無半點異心,大人勿疑。如今全天下盛傳我穆家有易主之心,大人請想:皇上天下之主,我為皇后。我子為嗣君將來登基九五,我便是以天下養的的皇太后。萬年以後配享後嗣歷代祭祀,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若是我父或我兄為帝,豈有公主配享太廟的?”
“皇后所言甚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皇后便不可小覷。
“皇上不是庸主,只是被人矇蔽難免不做此想。而我家又權勢太過,也不免讓人作此猜想。”皇后在位上坐下,微微一嘆:“真若有事,我是不怕的。只是皇子年幼,失卻生母庇佑在**是要受人欺負的。我不在乎別的,只是不願看著太子出事。思來想去這許多時日,也唯有託付給樂大人才是上策。”
“臣深恐有負皇后所託,皇太子有任何閃失微臣萬死莫贖。”樂文翰看著憂思滿面的皇后:“臣蒙皇上皇后信任,以太子相托付。敢不殫精竭慮護衛太子?”
那時的自己還只是從一個外任疆臣調入京師,朝中沒有人是不行的。能有皇后全家的保舉,對於自己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況且若真是保定了太子,將來太子登基身為太子太傅便是當朝首輔,位領三公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人所不及。
可是接下來的雷霆鉅變也是自己所沒有料到的,先前還是六宮之主的皇后一夜之間被貶入冷宮直至薨逝。炙手可熱勢絕倫的皇后母家更是一敗塗地,沒有一人倖免。幸虧先帝顧念多年的夫妻之情沒有禍及太子,作為太子太傅的自己也在一夜之間唯一能夠護衛太子的人。從那以後,再不容許自己有二心,只有一心一意交到太子龍瑄炙,將他的一言一行都教導的毫無差池。任何人休想捉到他的絲毫錯處,甚至不惜將他留住在自己家中讀書。這些都不僅僅只是因為皇后重託,更因為自己與他已經是拴在了一起禍福相倚。這種情形從他五歲那年開始,一直到他登基為帝。十數年不曾改變,自己的官職也一路平步青雲到了一朝宰輔。
原以為自己不會落得和先皇后家一樣下場,原以為自己能安安穩穩做一個太平宰輔最後告老還鄉。哪知道偏偏養了個那樣的小女兒,還偏偏看上了自幼在自家讀書的皇帝。居然還做了皇后,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之中走了先朝皇后外家的老路做了權臣。如今女兒有了身孕,這樣的際遇真的只是巧合?
他對自己的防範已經甚深,命人或明或暗的查訪自己也是常有的事情。倒不是擔心會有什麼禍事降臨到自己頭上,只是牽涉到女兒便大大不忍了。
凌恪來說皇帝喜怒莫辨,這樣子絕不是一件好事。才是懷孕之初便有人用看上去平和實質是墮胎的藥方來陷害女兒,幸而女兒警惕機智才不曾出事。如此看來,女兒分娩之前會出什麼事都是無法預料的。
消除皇帝疑忌從不是自己所擔心的事情。都只有說樂文翰父子有謀篡之心,誰又有真憑實據在手?滿朝文武誰不是對自己恭敬有加,放眼看去哪個一品大員不是自己最親信的門生故舊?除非都不想平安過下去了,那麼就儘管與自己為敵。這些都是不足為慮的,如何才能保得女兒平安無恙才是目下最主要的事情。
不知不覺之中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打過四更就要更衣入朝。今日皇帝御門聽政必然會提到皇后有孕一事,屆時必將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正文 第二章 獨承恩寵 26
龍瑄炙翻了個身,看著懷中安睡的樂暉盈:眼皮還有些浮腫,入睡前的那些話不僅是她的擔憂未嘗不是自己心底最不願面對的事情。輕輕把她抱起來挪到枕上,儘量不去驚醒她。總把這樣的難題放到她面前,原非自己所願。只是作為帝后,這些事絕難避免。
姍兒,我能許你什麼?僅僅只是善待這個孩子麼?我何嘗不想和你攜手站在山巔接受萬民朝拜,當我孤零零站在山巔之時,只要一回頭就能看見你在我身側。然後緊握住你的手不再放掉,直至地老天荒。要知道我的身側永遠只有你的位子,誰也不能替代你的位置。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如己所願的,你說你不做楊玉環,也不願我做李隆基。為了這皇位這江山,我的母后在我幼年時就幽居冷宮直到去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