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想親手做幾個埃仔糕給四娘吃呀!”
林氏說著用胳膊肘子捅了捅吳氏,笑眯眯的說道:“看來我們四娘喜 歡'炫。書。網'吃什麼物事,大郎這小子平時不說、心裡都記著呢!你瞧瞧這幾個鼓囊囊的埃仔糕,這裡頭包的糖陷兒、分量可比尋常的埃仔糕多了不少!”
齊大郎沒料到林氏會當著大家夥兒的面說這些話,更沒料到他明明藏得很隱蔽的用心,還是讓林氏給發現了、並且當眾給揭穿了!
於是心思被揭穿的齊大郎,緊繃著的俊臉上多了幾分不自在的神色,一張俊臉也越發沉得嚇人,並且他還不忘惡狠狠的瞪了張二郎這個大嘴巴一眼———要不是張二郎八卦的追著他問東問西,林氏也不會發現張二郎手上那包埃仔糕!
而張巧兒接過張二郎塞給她的埃仔糕,取了一個默默的咬了一小口,不但確認這次埃仔糕真的是甜的,還發現這埃仔糕真是皮薄陷多、被特意加了料……
不過張巧兒把加料的埃仔糕吃完後,心裡倒是沒特別感激齊大郎的用心,反倒默默的決定明天不把衣裳還給齊大郎了,免得齊大郎知道衣裳是她藏起來的,會氣急敗壞的追到張家把這些皮薄餡多的埃仔糕討回去……
且先不說那皮薄餡大的埃仔糕,卻說吳氏到齊家這一趟倒也沒白走———吳氏到了齊家和林氏寒暄完、才剛把借錢的意思委婉的說了出來,林氏就大大方方開了箱籠、取了銀錢借給吳氏,讓吳氏最終總算是借到銀錢、把張大郎兄弟的束脩給解決了。
吳氏十分感激林氏能夠對張家雪中送炭,因此私底下也把齊家對張家的相幫、一一告訴了張大郎兄弟。吳氏之所以把齊家相幫一事告訴張大郎兄弟,一是想讓他們明白、供他們讀書的束脩來之不易;二則是要他們記住齊家對張家的情義,讓他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報答齊家這份情義。
而林氏為人也十分不錯,吳氏一走、她也把兩個兒子叫到了跟前,讓他們平日裡在書塾裡、儘量不著痕跡的多幫幫張大郎兄弟,或是贈些筆墨紙硯、或是贈些書籍書冊。總之就是特意叮囑齊大郎兄弟、儘可能的多幫幫張大郎兄弟,多少替張家減少一些負擔。
這樣一來,齊大郎也就間接知道了張家的情形,並且有了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幫張家的念頭。於是沒過幾日、齊大郎就偷偷的找上了張二郎,三言兩語的提了一個能賺點小錢的法子,讓張二郎聽了馬上就一臉興奮、連連催促齊大郎趕緊帶他去撈外快!
第二十一章 本姑娘不好惹!
閩南一帶常年雨水充沛、氣候溼潤,除了靠海外、江河湖泊也有不少,很多地方甚至是水鄉澤國,非 常(炫…書…網)適合養魚業的發展。
尤其是北宋時期,南方一帶的養魚業十分發達,並且由於宋人養魚、更多的是依賴天然魚苗,因此慢慢的,捕撈、販賣魚苗便慢慢的變成了三百六十行裡的一行,並且南方一帶有不少老百姓以捕撈、販賣魚苗為謀生的手段。
當然,這種謀生手段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把魚苗撈了、然後賣給養魚的地主就行了———如何捕魚、送魚、賣魚,這其中都包含著一些特殊的技巧,如果不能掌握這個特殊的技巧,就很難靠這個手段來謀生。
並且這一行三個環節當中,送魚最為講究技巧———或許隨便什麼人都能輕易的在江河裡捕撈到不少魚苗,但他們卻很難把這些魚苗、活潑亂跳的送到需要魚苗的地主手裡,畢竟還在成長中的幼魚十分脆弱,離開賴以生存的環境後很容易死掉!
既然南方一帶的養魚業十分發達,那閩南一帶自然也不例外了。且那些有實力大規模挖塘養魚的地主,總有路子和法子把那些養大、養肥的淡水魚,或賣往內陸各大酒樓去、或供給內陸一些大戶人家。
而住在內陸的老百姓大抵都不怎麼喜 歡'炫。書。網'吃海魚,總覺得海魚和淡水魚相比多了一股子鹹腥味兒。因此在內陸、淡水魚的價錢要比海魚高上不少,且也較為有市場。那些專門選了水鄉養魚的地主,總是能借著養魚賺上不少銀錢。
這閩南一帶養淡水魚的人一多,這淡水魚苗自然也就有了市場需求,只要有人有法子、肯費心去捕撈魚苗來賣,一般都能從那些養魚的土財主手裡賺點小錢。
齊大郎這個打小就懂得、騙人家小姑娘錦囊來換錢的傢伙,似乎天生對和銀錢有關的事十分敏感,早在他才八、九歲時就嗅出了這個商機。
並且齊大郎還真是說幹就幹,馬上就費心搜尋到販賣魚苗的技巧和方法,這幾年來靠著販賣魚苗、倒是陸陸續續的掙了不少私房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