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嫂子過來玩一天。”
本來也是兩人閒話而已,不必較真。汪氏想了一回,提議:“這樣吧,如果我贏了,就勞煩你陪我去觀音寺上一炷香如何?”
大周朝不推崇佛教,不過也沒有明文禁止。安靜茹笑著問:“嫂子要許願麼?”
汪氏笑容略淡了兩分,“我本來也不是迷信這些,不過我可比不得你,華哥的心在你身上。”
安靜茹心知她是因為丈夫的庸庸無為愁苦,故意掩嘴笑道,“原來嫂子竟是為了和那些死物爭風吃醋呢!”
汪氏聞言臊紅了臉,韓睿成就愛倒弄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修理座椅板凳,比如雕刻物件,這些東西可不都是死物?現在也出去當差了,不過隨身都帶著這些東西。韓明德深知兒子的秉性是改也改不了的,從小到大,罵過打過都這樣。好在賞下來的也是個閒職,他既然不擅長官營之道,韓明德也只命他安分守己,別惹事。
不過汪氏的肚子爭氣,過門剛一年就生了兒子,兒子的性子並沒有隨了他父親,倒是個小小的人兒就開始拿筆當玩具玩。因此韓明德對這個小孫兒很是喜愛,也就把希望寄託在孫子一輩了。
到了徐家,馬車停下,便有婆子撩開簾子。安靜茹和汪氏停住互相打趣,跟著又各自上了一乘小轎,行了大約半盞茶的功夫,才到了一陰涼處。
前面徐家的婆子引著她們往招待客人的地方去,這一路盡選擇曲徑通幽的路,倒覺得無比涼快。加上徐家內宅,花草植被,各種枝繁葉茂的樹木,以及那些從外頭引進來的活水,更添了幾分清幽之感。
從外宅來看,不覺得什麼,到了裡頭才知道,徐家的宅子收拾的比韓國公府、英國公府還好。所到之處,皆是巧奪天工一般的佈局,如果不是極熟悉徐家的地形,怕是真要在裡頭迷路了。
這一路走來也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卻絲毫沒有叫人覺得熱。
前頭帶路的婆子見安靜茹和汪氏卻走得怡然自得,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驕傲,笑道:“從這邊走是要遠一些,不過好在涼快,如果從另一條路,倒是近些,可卻一直在太陽底下。”
難怪,安靜茹與汪氏對望,瞭然一笑,徐家再大也不敢大過莊親王府去。更不敢大過皇宮去。
汪氏客氣道:“到底是貴府心細。”
那婆子臉上的笑容愈發驕傲了,更好的地方還沒倒呢!
轉過一道彎兒,便是石階,這條路妙就妙在這石階兩旁的樹安靜茹也叫不出名字,然而紫藤纏繞,竟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如同修建的長廊,卻比長廊多了許多情趣。走在其中不但不覺得熱,那太陽被茂盛的枝葉擋住,灑下細細碎碎的斑駁,不過十來梯,卻叫人印象深刻。
“也不知是誰的心思,竟然這樣巧妙,倘或在這裡擺上棋盤,怕是神仙也捨不得離開了。”
安靜茹贊同地點點頭,確實是花了不少心思和功夫。前頭帶路的婆子聽見汪氏如此說,笑道:“這是我們老太太的意思,原來在西北,住的地方便有這麼一處,後來搬來京城,老太太便叫人在這裡種植了這樣的樹,前後竟用了十年的功夫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樣。”
“別說十年,就是二十兩倒也值得。”
過了這天然的綠色屏障,便有嬉笑聲傳來。眼前是一座三層樓閣,那笑聲便是從閣樓裡傳來的。早有婆子進去通報,徐夫人親自迎了出來,她身邊跟著兩位少婦,其中一名年紀約莫二十一二的,竟與徐家三姑娘長得格外相似。呃……不,只是和徐家三姑娘一樣,看起來不像是中原人。
安靜茹和汪氏都是第一次來徐家,也只認得徐夫人和徐側妃,印象頗深的就是徐家三姑娘了。見禮後,徐夫人便介紹了身邊的兩位少婦,是她的兩位兒媳婦。
彼此又互相見禮,那年紀略大的,是她的二兒媳婦,果然不是漢人,因為語言交流有些障礙,倒也徐家大奶奶說了幾句話。
入了正堂,汪氏就忍不住推了推安靜茹,打眼色叫她瞧裡頭坐著女眷,果然和她們一樣的多,基本佔了一大半,剩下一小半才是那些夫人們。
不過她們的丈夫說起來也算是徐老將軍的門生,所以大多是武將夫人,總之認識的不多。
安靜茹和汪氏去朝徐老太太拜壽,徐老太太的身子看起來還不如太夫人的身子,半靠著貴妃榻,閉著眼養神。徐夫人忙走過來虛扶一把,笑道:“你們能來便是我們的榮幸,老太太年歲已高,心頭是明白的。”
“我們是晚輩,到底不能失了禮數。”
來都來了,也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