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 頁)
我一揖,衝他招呼,“黃大人好。”
黃毓祺一見滿座的宴席,便直接坐下道,“莫可惜了這些美酒佳餚,今日定要不醉不歸。”
柳隱皺眉,道,“大人,我先送石達回去。”話音剛落,卻見石達一下子又竄到桌前,豪氣地拿起酒杯對著黃毓祺的酒杯又是一碰,道,“石達先乾為敬。”
我與柳隱彼此無語,只得隨錢謙益再次入座。
只是這此後的菜餚五味雜陳,道不清究竟還有什麼滋味。
錢謙益黃毓祺把酒言歡,仿似多年未見的老友。只是此刻的他們都未曾料到,就在不久以後,他們的關係會變得與現在迥然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柳隱石達歸來。快要尾聲了~~
端午節快樂。
投湖
順治二年,清軍破揚州,史可法被執而死,福王被俘。弘光政權滅亡。同年,清兵大舉進攻江陰,江陰城破。
黃毓祺與門人徐趨率壯士趁清軍不備偷襲江陰城,終因寡不敵眾而告失敗。隨後,黃毓祺又於浙江舟山起師抗清,失敗後欲投靠錢謙益,卻遭婉拒,自此不知去向。
“為什麼?”我不解,錢謙益為人向來有所擔待。
他揚眉,“如是問的是什麼?”
我知道他心裡全然明白,故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言道,“牧齋為何對黃大人見死不救?”
錢謙益輕描淡寫,“為了如是,也為了自保。”
我道,“牧齋說得倒是輕鬆。”
錢謙益不作辯駁,“如是可是在怨我?怨我未救黃大人,未救柳隱與石達?”
我看著他,“如是正是在計較這個。”
錢謙益嘆道,“如是,這樣的世道,什麼義氣,什麼骨氣,都比不上留存自己的性命與家人平平安安地守在一起來得重要。”
我有些輕蔑地看著他,“苟且偷生,如是尚能明白這樣的道理。”
“你。。。”錢謙益半晌回不出一句話來,最後只是道,“我向來以為如是是善解人意的。”
我冷笑,“善解人意並不是沒有氣節。”
“你這是又在拿我和陳子龍相比,”錢謙益大怒,“我不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