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她這邊風平浪靜,安靜愜意,日子過得也算是舒坦,杜六娘那邊卻完全不同,完全就是熱鍋上的螞蟻的螞蟻。侷促不安不說,還險些焦糊了身體。
因為杜六娘經常會幫助到杜家,對四皇子上位的事情有著很大的幫助,四皇子也對這位相貌秀美。又聰穎有大智慧的杜六娘十分青睞,所以有意提親,並且表示自己不會委屈了杜六娘,會讓杜六娘做正妃。
四皇子如今府中有著側妃、良媛、良娣八人。雖然正妃的位置,劉貴妃一直為杜家的閨女留著,卻也是個內室豐盈的皇子。杜六娘不願意嫁給四皇子,也是因為這一點。她寧願做側妃,至少六皇子不是那種浮誇的人,不會尋許多花花草草回府。
還有就是。六皇子雖然相貌並不算俊朗。但是好在彬彬有禮,飽讀詩書,人也謙和溫柔,替人著想。這位四皇子,卻是沒什麼大能耐,脾氣霸道,人也自負。見誰都是瞧不起的模樣,若是有人對他有所冒犯,他必定不依不饒,是個心胸狹窄的。
而且,如今她是想要嫁給明泉的,覺得明泉對自己的復仇更有用處。
總而言之,她對與四皇子的親事十分不喜。
杜家的人卻覺得,他們是要扶持四皇子做皇上的,如若杜六娘成了四皇子的正妃,那麼日後事情成功,杜六娘就會是未來的皇后,這可是天大的福氣,多少貴女想求都求不來,杜六娘居然不知好歹!
杜六娘在杜家一直是寶貝一樣地被寵著,遇到這樣的事情,杜家人儘可能地勸說。可惜杜六娘不吃這一套,態度強硬,軟硬不吃。
對於杜六孃的謀略,杜家人認可,但是對於杜六娘擇夫的眼光,杜家人十分不認同。
這也讓杜家人第一次覺得,杜六孃的主意太正也是不好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再僵持,生怕有小聰明的杜六娘會做什麼奇怪的事情來抗婚,便將杜六娘關了禁閉不說,還直接與劉貴妃談起了婚事,讓劉貴妃親自去與皇上提起,因為杜六娘與六皇子的婚事告吹,原因全在六皇子身上,杜家心疼女兒也情有可原,皇上對杜六娘還是有著些許愧疚的,外加杜六娘身份也不低,皇上定然會答應。
誰知,杜六娘一意孤行,不但在關禁閉的時候逃了出去,進宮見了太皇太后,還在之後直截了當地拒絕了四皇子,將話說得十分明白,使得二人就算成了親,日後也會間隙。
隨後,就是劉貴妃去與皇上提起這樁婚事,誰知,皇上竟然勃然大怒,直接開口說道:“這杜家還知不知道好歹?惜然不過是去邊境而已,他們就心疼女兒,不願意讓女兒受苦悔婚了。一名女子日後就該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吃點苦又如何?他們杜家的閨女嬌貴,就尋個清貴世家嫁女兒,怎得又想嫁予惜賓?惜賓的婚事朕來思量,這杜家的閨女還是算了。”
這種憤怒是十分奇怪的,打得劉貴妃一個措手不及,竟然連四皇子娶杜家的閨女都不成了。
這結果也是杜六娘未曾想到的,因為她不知道,杜家的悔婚竟然會影響這麼大,引得皇上這般生氣,自己在他的心中,也是令人厭惡的了,真真讓人覺得委屈。
她又怎會知道,這是範澤秋與明錚幾次好似“無意”間提起的事情,句句都說杜家的閨女如何如何嬌貴。就連六皇子也曾期期艾艾地與皇上訴苦說:“父皇,兒臣不妄求什麼名門貴女,不求美貌柔媚,只求她願意做糟糠之妻,與我同甘共苦,認同我的決定,堅持我的想法,願意與我同去邊境。”
這番接連的轟炸,讓皇上對杜六娘徹底厭惡了,所以劉貴妃剛剛提起,他就勃然大怒。
這可是氣壞了杜家的人,他們覺得杜六娘聰穎,皇上這番發怒毫無預兆,定然是杜六娘又耍了什麼小聰明,竟然釀成了如此後果,真真連自己的閨名也不要了。對杜六娘失望的同時,又將杜六娘訓斥了一頓。
從未被家中人如此對待的杜六娘委屈至極,可惜她如何哭訴也是無用。
“父親、母親,我一心想著杜家,從記事起,就為杜家謀劃,只想杜家有更好的前程。女兒所做過的事情,你們也是親眼看到了的啊!如今女兒的確任性,卻也是因為四皇子為人倨傲,放蕩不遜,孫女才對他不喜,萬萬不會做出有損杜家之事啊!”杜六娘哭訴得極為傷悲,配上她本就是柔弱的樣子,更有讓人心疼的作用。
可惜,這一次是事情太過嚴重。
杜家之所以願意幫助劉貴妃與四皇子,不過是惦記日後皇后的位置,劉貴妃知曉劉家根基單薄,不能得以利用,便一直留著四皇子的正妃位置,為的也是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