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將帥見沒有了上次那種約束,便使用了各種作戰工具和策略。
第一天,隋軍用了飛樓和公輸班發明的雲梯,雲梯高聳,直逼遼東城內。眼看隋兵就可以接近遼東城了,高句麗守將一聲令下,高句麗兵立即密密麻麻向飛樓和雲梯射出帶火的箭,那飛樓和雲梯本是用木材修成,瞬間燃著了。上面的隋兵逃都來不及了,有的直接被射死,也有人被活活燒死,更多的人從飛樓雲梯上掉了下來,摔的血肉模糊,死傷無數,沙場上慘叫聲一片。地下的人恨的咬牙切齒,卻幫不上忙。
指揮的將軍看前兩樣都沒了戲,便使出第三樣:“用橦!”數十名隋兵在箭雨的掩護下抬了大木橦向城門撞去,那高句麗兵早有準備,從上面滾滾扔下大石、重木等物,直向隋兵砸去,那些隋兵當場死去。後面有幾十人抬橦衝去,也是前赴後繼,無一生還。高句麗兵也好不到哪兒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隋兵的箭雨下,也總有後來人補了上去。這樣連續攻了一陣,雙方都死傷了很多人。眼看天色已暗,將士們都顯了疲態,城門依然堅守如故。皇上見今天已經是不可能攻破城門了,便宣佈退兵休息。
晚上在一起商議明天的攻策,一位將軍說:“臣倒有個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皇上說:“你說!現在誰有主意儘管說,誰的計策成功了,破城後朕自會論功行賞。”
那位將軍說:“我們如果挖個地道,直通遼東城內,神不知鬼不覺我軍就可以直入敵軍內腹,遼東城自可一舉拿下。”
皇上點頭說好:“現在立即開始動工,白天容易驚動敵兵,夜晚才能避過敵軍耳目。”令一傳下去,隋兵連夜動工。白天繼續用橦等方式攻城,只在夜晚偷偷挖地道。蕭後帶了宮女和其他重臣的家眷,做了各樣飲食去餉工作著的人,大家乾的更帶勁兒了,現在只求此計能成功。
數天以後,地道快挖通了,所有的人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覺得這次一定能行,攻破遼東城即在今日!隋兵邊挖邊向前趕,突然前面不動了。後面的軍士感到奇(提供下載…87book)怪,正要發問,只聽前面叫了一聲“快跑!”已經來不及了,一股洪流湧了過來,地道里的隋兵此時只能坐以待斃,活活被淹死在自己挖的地道中。原來高句麗防範心特別重,早就發現了隋軍的挖地道計劃,就等著今天這一刻給隋兵來個致命一擊。真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五章 三徵高麗 第二十一節 沈光
以後每當隋軍用一種新的攻城方案,高句麗軍必有方法應對。一連二十多天,雙方的兵士都傷亡很多,遼東城依然堅守。皇上天天登城觀望,隋軍一點進展也沒有,不免思索,想用他那總能產生奇思妙想的腦袋裡再萌生出一個攻城妙計。
這天皇上又在城頭看,下面鬧哄哄的,除了以前的攻城工具以外,隋軍今天又添了一支長十五丈的衝梯竿,皇上好奇,派人去問要做什麼。過了一會兒,派去的人回來稟告皇上:“啟稟陛下,是吳興籍的一個驍果,叫沈光的,想出來的主意。沈光自小習一手絕技,以爬竿能手稱譽鄉里。小時候湖州境內初建禪定寺,廟前有一根高10餘丈的幡竿突然斷了繩索,無人敢上去穿系,眾僧束手無策。恰值沈光經過,他見狀即口銜繩索,爬攀而上,直至竿頂,繫好繩索,手足並放,凌空而下,以掌支地,走行數十步。觀者無不稱奇,人稱‘肉飛仙’。他想爬到竿頭,入城內和高句麗兵交戰。”皇上一聽覺得新奇,拉著蕭後一同觀看。蕭後擔心的說:“他一個人上去只怕寡不敵眾吧?”皇上說:“他既然有這個膽量,想必有過人的本事,我們先看看再說。”蕭後點點頭。數名隋兵在下面支撐;沈光沿竿爬上城頭和高句麗兵短兵相接,轉眼便殺十數個高句麗兵。皇上連連叫好,蕭後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底下的隋兵也開始歡呼。
高句麗兵爭著來攻擊沈光,他沒站穩,一下子從竿上掉了下來,幾個宮女嚇得在身後叫出聲來,蕭後不忍觀看這一慘狀,閉上了眼睛。猛聽得皇上在說:“好!”下面士兵的歡呼聲也更響了,難道沈光他僥倖逃過了這一劫嘛?蕭後忙睜眼來看,原來這竿上垂著繩子,沈光在還沒墜地的時候一把抓住了繩子,又爬上去繼續和高句麗兵打。皇上對蕭後說:“我大隋有這樣計程車兵,高句麗何愁不滅?”皇上看著沈光體力漸漸不支了,連忙命鳴金收兵。這時,他頭腦裡靈光一閃,想出一個攻城的計策,立即讓人下去準備。
沈光回來後,稍作休整,他的將軍親自來找他:“沈光在哪裡?”
沈光連忙上前參拜:“小的在這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