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諸軍相次繼進。高句麗兵主力已到,雙方在東岸短兵相接。很快,高句麗兵的氣焰被壓了下去,敗局已定,隋兵卻越來越多,以洪水卷猛獸之勢撲向高句麗兵,死的人足以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現在的遼寧遼陽市。
大軍取得勝利後,皇上車駕渡河入遼,蕭後跟在他後面上了浮橋。何稠果然心細,這浮橋修建的十分結實穩當,車輦上了去一點兒危險的感覺都沒有,反而略帶搖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蕭後探出頭去想細看那橋,只見那浮橋之上隋兵的斑斑血跡猶在,心裡有些難受。渡過了浮橋,滿地都是高句麗兵的殘屍斷骸,中間開闢出一條通道方便聖駕透過,一些不用挺進的軍士立在兩邊迎接。空氣中瀰漫著血腥直朝口鼻湧來,引得蕭後腸胃裡一陣翻騰,差點吐了出來。這種場合要是真的吐出來了可是非(提供下載…87book)常煞風景的事,蕭後只有拼命壓了下去,心思卻在湧動。她想起她曾經因為大斗拔谷之災對皇上說過,將士戰死沙場是件可歌可泣的事,遇到災害死去就顯得那麼不值。現在,她有了新的看法,那次是屬於天災,戰爭的死亡卻是人禍。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只要造成死亡,就是一件慘事!看來皇上說自己對軍事的看法是紙上談兵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自己親眼看到戰場上的殘酷,怎能體會到壓在主帥肩上的擔子有多重?這樣看來,皇上想用軍威來震懾對方達到取勝的目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敵方會這樣輕易就範嗎?蕭後想著,車駕已經到了準備安營紮寨的地方。
何稠對皇上說:“這些高句麗兵的屍體需得妥善處置才好,不然恐怕會造成瘟疫,危害地方。”皇上點點頭頭說:“這件事就由你來處理吧!”何稠領旨下去。皇上帶上入遼前特地請來助戰的曷薩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站到高處觀看隋軍和高句麗軍作戰的盛況,兩人臉上流露出震驚的表情。皇上見懾憚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十分高興,下詔赦天下。命刑部尚書衛文昇、尚書右丞劉士龍撫慰遼左的人民,給他們恢復生產養息免於賦稅的時間十年,建置郡縣,以便管理統治。
晚上,皇上笑問蕭後:“今天你第一次看到戰場上血腥的場面,心裡很不受用吧?”
蕭後笑道:“臣妾真是什麼都瞞不過陛下,連這都叫陛下給看出來了。不瞞陛下說,臣妾今天真是很震驚,心裡對戰場的慘況想象無數次,仍然沒有想到會是這樣。臣妾現在明白,為什麼在戰場上一個個的戰士都是那樣的驍勇,因為自己弱一點,就會成為對方的刀下之鬼。臣妾覺得統帥真的很重要,一念之差,就會讓兵士枉死無數,大大的削弱自己的兵力,面臨更大的災難。”
皇上點點頭說:“是啊!所以朕就想用軍威來震懾敵方,這樣雙方的損失就會小一些,朕也可達到取勝的目的。畢竟朕只是想讓他們臣服,而不是要讓他們滅亡,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第五章 三徵高麗 第十節 兵戰遼東
皇上那邊還在等待訊息,攻遼東城這邊的各位大將幾乎要眉開眼笑了,因為遼東城快被他們給攻陷了。要知道這圍城的足有十萬兵卒,帶軍大將又都是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攻這座小城池豈不是小菜一碟。所有的將士在這一刻都是卯足了勁兒,就等著城門一被攻開,就衝進城去。就在這千鈞一髮之刻,從城樓高處飄下來一張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字,開篇寫著“投降書”三個字。還有將士在喊:“我們投降!我們要和談!”。因為皇上早勒令全軍:高麗軍隊一旦投降,必須馬上接納安撫,一律不得再行攻擊!城下的的將士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了,急急的撿起投降書給主將拿去。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接過投降書,連忙派人去報告皇上,等皇上傳達指令。皇上接到投降書十分高興,對臣下說:“以我大國之威,他們早點投降是明智的選擇。”然後寫下接納安撫的細則派人遞給宇文述。得到詔書的宇文述命人向遼東城內喊同意和談,讓他們速開城門。誰知左等右等也沒等到回應,只見城頭伏了一排弓箭手,“唰唰唰”的朝這邊射箭,宇文述連忙回馬,旁邊的將士也幸虧躲得及時,沒有傷亡。回過神來的宇文述大怒,派人把遼東城毀約的事情報給皇上,又命人攻城,可這回城內明顯加強了防範,實力也不是前幾日可比,攻城難度提高了很多。
攻了幾天,沒有成績,宇文述索性命眾軍休息。對方看他們沒有了動靜,也靜下來養養精神,要知道這幾天的對抗,讓他們準備好的防禦措施又損傷了不少。宇文述看對方鬆懈了,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晚上,天矇矇黑,宇文述突然下令攻城。對方沒有準備,一時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