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簡兒大駭,說:“娘娘這種話可不要亂說,被心術不正的人聽到了傳到皇上耳朵裡可是不得了的事啊!”
蕭後說:“所以,這些話我也只敢在你面前說說而已,憋在心裡難受啊!”兩個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苦面相對。
第五章 三徵高麗 第二十六節 三徵高麗
大業四年(公元614年)春二月初三,皇上又提出要東征,一連幾天朝堂上下沒有一個人敢再提異議。二月二十日再次徵天下兵。三月十四日,皇上率領三徵高麗的大軍再次向涿郡出發。
一路上,皇上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蕭後沒有去問,蕭後自己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雖然蕭後不大過問皇上的政事,可各種政策還是透過不同途徑傳入蕭後的耳朵。自從平了楊玄感的叛亂以後,國內的社會秩序並沒有開始想象的那樣安穩下來,反而越發的動盪起來,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舉反旗的義軍。規模雖不及楊玄感,也有不少被隋朝的官員平壓下去,可勢頭卻越來越猛。皇上似乎不在乎,就等著平完高句麗,再來收拾河山,可是這回的東征會怎麼樣呢?現在還不知道。擺在眼前的是,這回徵兵數量比前兩次都少,質量也差了很多,明顯的老、弱了。隋兵當年的一聲齊呼,氣動山河的情景再也不復見了。這樣的兵力,能挽回隋軍的敗局嗎?
蕭後一路想著,聽到外面嘈雜,便叫簡兒去看看怎麼回事,簡兒回來說:“這一路上不同於上兩次,總有逃走的兵士,皇上已經下令要嚴抓。剛才就是又發現逃兵了。”
蕭後聽了一聲嘆息,說:“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現在去打高句麗,天時站不住腳,地利更站不住腳,如今人心又這麼渙散,這東征的結果真令人擔憂啊!”
簡兒說:“娘娘不要多想了,這原不是我們女人家能操心的事。勝利了,我們不過替皇上高興一下;失敗了,也不過替皇上難過一陣子。不管怎樣,皇上他都不會安心下來,他會不停的忙碌。”
蕭後笑了一下說:“你說的正是我所想的。有時候縱使滿懷熱情,卻沒有途徑去釋放,只能讓自己的心冷下去,做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不知道是自己的悲哀,還是當權者的悲哀。”蕭後說完掀開簾子看看前面的路,依舊那麼蒼涼。除了行路的隋軍,堪稱人跡罕至。就是這龐大的行軍隊伍,也沒給蒼涼的路上帶來多少生機。前兩次的失敗,令皇上平高句麗的心更加堅定,卻讓隋朝軍隊計程車氣大喪。
三月二十五日,皇上一行人抵達臨渝宮(今河北撫寧縣東),在郊外祭祀黃帝;並且斬殺抓回來的逃亡士卒,用他們的鮮血祭祀戰鼓。然而,這些並沒有給隋軍帶來多少轉機,士卒大量逃亡的現象卻是有增無減。所有的逃兵不外一個想法,去打高句麗是死,還不如現在冒著殺頭的危險逃走,說不定還能為自己討一線生機。曾經威震將士的軍法,現在漸漸失去了它效力,殺人不過頭點地,一個軍隊的首領不能很好的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一次還罷了,屢次犯同樣的錯誤,漸漸的就失去士兵們的信任和擁護,最終走進法不責眾這個不變的規律。皇上本人也開始心浮氣躁起來,一連兩次東征的失敗,動搖了他最初的那種後勁十足的從容,顯現出他自信背後的空洞,所以他急切的需要取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來彌補這個空洞。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影響了他的治軍手段,在以後他在帶軍作戰的過程中,明顯的不如以前那般長袖善舞,顯得疲於應付。這樣一來,他的心態就更差了,惡性迴圈,跌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第五章 三徵高麗 第二十七節 高麗的投降書
七月十七日,皇上帶著他的軍隊到達懷遠(今遼寧遼中縣)。這時天下已亂,各地的官員對群眾已失去了威懾力,所徵的兵大多都沒有到。皇上看著零零落落趕來的將士,心中不免淒涼,可是又不能表露,只是在蕭後面前偶爾的嘆息一下。蕭後心中有知,也不願意給他什麼安慰,因為她明白一切勸慰都是徒勞,這些事情已超出了她能解決的範圍。
同時,來護兒的水軍也出發了。在海邊,來護兒和眾將軍商議過海事務,突然周法尚老將軍暈了過去。軍醫和護衛兵上前把周法尚扶了下去。來護兒不敢耽誤軍務,便叫長史崔君肅去照顧他,繼續和眾將商討。
一番診脈過後,崔君肅問軍醫老將軍怎麼樣,軍醫沒說話,揹著人對崔君肅說:“還是早一點做準備吧。”崔君肅心裡難過,回到周法尚床邊,周法尚已醒,掙扎著要起來。崔君肅連忙上前去扶,說:“老將軍小心。”
周法尚喘了一口氣說:“我沒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