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禮以後,再去平定他們。”一席話一說,沒有人再發表異議。大家都清楚平定突厥,是勢在必行的事,區別只在於是早一點兒還是晚一點兒而已,既然皇上認為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那麼大家只有跟著耐心等候。
貞觀二年春天,突厥熬過了雪災,漸漸冰雪融化,生活步入正軌。可頡利可汗心不在恢復牧民生活生產上面,卻惦記著去年年末背叛他散落在漠北的鐵勒各部落,包括薛延陀、回紇等十五個部落。頡利可汗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威,命長兄之子欲谷設帶領十萬騎兵前去討伐,然後在自己大帳中等待欲谷設得勝歸來的訊息。
這一天,頡利可汗正坐在大帳內猜度著欲谷設幾時能取勝,義成公主親自端了一壺奶酒來敬頡利可汗,看他皺著眉頭不知在想什麼,便把酒獻上說:“可汗!請!”
頡利可汗方回過神來,笑了一下接過酒一飲而盡。義成公主笑著問道:“可汗在想什麼呢?這麼入神,連我進來都沒有注意到,能不能給我說一說?”
頡利可汗嘆了一口氣說:“真是應了年末漢人說的那句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啊!你看去年冬天這麼大的雪災,這稅收收不起來,經費不足,南侵的後備跟不上就夠讓我頭疼了,這薛延陀、回紇他們又反了。你說我們這復隋的計劃豈不是要擱淺了?”
義成公主一碰到頡利可汗那略帶焦爍的眼神,低下了頭去,過了一會兒,抬起頭來迎著突利可汗的眼神說:“可汗不必為這件事難過,畢竟我們突厥是最重要的,先平定了薛延陀他們幾個反叛的部落,回頭再去對付那中原的李唐不遲,千萬不能顧彼而失此啊!若是我們突厥這邊出現了內難,就算平定了李唐又有什麼意義呢?”
頡利可汗握著義成公主的手說:“可敦和我想的一樣,我已經派欲谷設帶了十萬大軍去討伐,去了這麼長的時間,也該有得勝的訊息了,不知怎麼現在還沒傳回來,該不會出現了什麼意外吧!”
義成公主說:“可汗不用擔心,一定是在路上了。想我們十萬的兵力,那幾個部落聯合起來也無法對抗的。何況欲谷設作戰經驗又豐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頡利可汗點點頭說:“希望是這樣的。”
帳外一陣嘈雜,一位大將掀簾而入,一面下拜一面稟報說:“啟稟可汗,大事不好了!欲谷設的十萬大軍被回紇菩薩俟斤(俟斤為回紇的首領稱號)以三千兵卒在馬鬣山打敗,依附薛延陀,他們唇齒相依,在獨樂水上建立牙帳(首都)。意在對立我突厥。”
頡利可汗大吃一驚,摔了杯子,站了起來,義成公主也跟著站起來。頡利可汗問道:“你說什麼?”
那位將軍又重複了一遍,說:“據可靠情報,那唐朝李世民,已經派使臣抄小路聯絡上了鐵勒部,冊封薛延陀的首領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帳鬱督軍山(今杭愛山),為漠北諸部共主。那夷男已經開始向唐入貢了。”
頡利可汗一張臉霎時變得慘白,瞬間又漲的通紅,轉眼成為鐵青。義成公主說:“看來這唐朝這回是準備聯合那幾個叛亂的部落來對付我們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頡利可汗說:“現在是緊急的時候,先顧不了那李唐的中原了,只有先派突利再帥大軍去討伐那鐵勒諸部。這內患不除,到時候那中原再起兵攻擊,我突厥被兩面夾攻,可真是要頻臨絕境了。”
第七章 輾轉突厥 第十七節 突利之變
第十七節 突利之變
自從突利發兵以後,頡利可汗不比上一回那樣有信心了,寢食難安,真像是被逼上熱鍋的螞蟻一般,無法靜下心來,焦慮是在所難免的。這一回,他時刻注意著前方的戰事,恨不得隨時都派人去探查。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四月,他等來了突利失敗的訊息,而且這次敗的比上回還要慘,近十萬的大軍,只剩下突利一個光桿司令單槍匹馬的逃回來了。頡利可汗鐵青著臉用佈滿血絲的眼睛瞪著剛從死亡邊緣逃脫驚魂未定的突利可汗,心裡所有忍耐的繩索就在那一刻崩斷,像火山爆發似地指著突利吼道:“給我打!用鞭子狠狠地給我抽!”
突利可汗不相信的看著頡利可汗,他九死一生的他賣命,好不容易揀了一條命逃回來了,享受的就是這種待遇。其實出兵前頡利可汗因為他手下的幾個部落歸了大唐,狠狠地呵斥過他,那時候他對頡利可汗就已經很不滿了,因為那幾個部落的歸大唐,正是因為不滿意頡利可汗在雪災來臨之際不顧民生仍然起用高壓政策而造成的。所以一回,他不僅僅是不滿,簡直就是寒心。此刻,他既不為自己辯解,也不向頡利可汗求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