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第二天一大早,竇建德就率領眾人穿孝服為楊廣哭靈,對蕭後一直以“臣”自稱。禮節過後,竇建德開始有條不紊的接收宇文化及繼承隋的一切事物。首先,安排相關官員收存國璽及鹵簿儀仗;完畢後接見撫慰隋朝遺存的官員,竇建德站在大殿上,看著他們一個個惶恐不安,一副意志消沉的表情,用激昂的聲音說道:“宇文化及作亂,與你們沒有關係。我知道你們跟著宇文化及是很無奈的。你們曾經為大隋立過汗馬功勞,以後你們會繼續呆在你們的職位上,不必擔心將來的處境。”隋官都抬起了頭,看著竇建德,心裡鬆了一口氣。
接著竇建德安置百官的職位,在隋擔任黃門侍郎裴矩為左僕射,掌選事,兵部侍郎崔君肅為侍中,少府令何稠為工部尚書,右司郎中柳調為左丞,虞世南為黃門侍郎,歐陽詢為太常卿。其他的人也各根據自身的才能授職,委以政事。其餘不願留在這裡的,想投奔其他地方的人,也隨他們去,還贈送物資糧帛,甚至派兵送他們出境。隋餘留的驍果尚近萬人,也根據他們的意願任其去留。
為了表示對隋的尊重,竇建德把各項事務處理好了以後,又當堂命虞世南寫信給王世充,願意與其結好,還專門遣派使者奉表給隋皇泰主楊侗(後來皇泰主封其為夏王)。然後集積百官,執逆黨宇文智及、楊士覽、元武達、許弘仁、孟景,在軍門外斬首。而元兇宇文化及和他的兩個兒子則用檻車裝好看押了起來,後來送到河間處死
第七章 輾轉突厥 第十一節 禪師之死
宇文士及和他的妻子南陽公生有一子,小名禪師。宇文化及等被竇建德俘虜後,宇文宗室子弟都受到了牽連,那麼作為宇文士及的兒子,禪師也不可避免的被抓了起來,可他畢竟又是楊廣的親外孫,南陽公主的兒子,在禪師究竟是殺是留的問題上,竇建德犯了難,派原隋室舊臣虎賁郎將於士澄徵求公主意見,說:“宇文化及叛逆弒君,犯的是滅族之罪。公主的兒子,按理也當連坐,若公主不能忍痛割愛,也可以留下了,我們聽從公主的意思。”
南陽公主聽完於士澄的詢問,靜靜的不說話,半晌,咬著嘴唇哭著說:“將軍既是隋室舊臣,這事還用問嗎!”於士澄退下,正好迎面來了聞訊趕來的蕭後,於士澄對蕭後行禮退去,南陽公主已是泣不成聲。蕭後說了句:“我可憐的孩子!”朝南陽公主走去,南陽公主撲進蕭後懷裡放聲大哭。蕭後說:“禪師他是無辜的!”
南陽公主止了哭聲,仰頭看著母親說:“那哥哥,還有楊家的子孫,哪一個又不是無辜的呢?”蕭後不語,也跟著南陽公主一起墮淚。結果禪師和宇文化及等一同被處死。
朝堂上的事安排完畢,竇建德來到後宮,對蕭後說:“這後宮裡的宮女太多,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臣想只留下侍奉娘娘、公主和小殿下的,剩下的一律送她們回家,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蕭後笑道:“將軍所想,正合我意,就任將軍處理吧!”
竇建德行禮說:“臣遵旨。”
竇建德遣散了宮女,共有一千多人,個個都是年輕貌美,但並不留戀,只和嫡妻曹氏住在別宮,所使用的奴僕裡裡外外不過十幾個人,還和以前一樣穿著普通的衣服,從不穿什麼綢緞之類的絲織品,每天吃的也不過是蔬菜粟米,很少吃肉。這回攻克聊城還和以前攻克其他城池一樣所得到的財物毫不吝嗇的分給將士們,自己分文不取。這樣的做法,使他深得民心。
幾個月後,政道已經會對著人笑了,蕭後天天逗著他玩兒,日子倒也過得輕鬆愜意。這天,蕭後又帶著政道在後花園裡散步,裴矩前來求見。蕭後說了句:“傳!”心裡便開始狐疑,自從竇建德入城後,設定百官以來,這朝廷官員就很少來見她,今天莫非又發生了什麼變故?
裴矩見了蕭後行參拜禮,蕭後問道:“裴僕射今天是有什麼事嗎?”
裴矩說:“臣今天來見娘娘,是告訴娘娘一件不幸的事,請娘娘節哀。”
蕭後心裡有些空洞的感覺,面兒上卻很鎮定,說:“哦!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裴矩說:“洛陽傳來訊息,王世充鴆殺了皇泰主,自立為帝了。”
蕭後一驚,仍然剋制住慌亂說:“哦!不知夏王(竇建德)有什麼反應?”
裴矩說:“夏王斷絕了與王世充的聯絡,他尊重娘娘的意思,臣下們是想擁立夏王為帝,夏王一定不會虧待娘娘及小殿下的。”
蕭後說:“哦!那就依你們的意思去做吧!我沒有意見。”
這一年,也就是公元619年的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