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過來許蕙娘:“我這個大兒媳啊,很會教兒子。”
☆、鬥春
許蕙娘難得得到婆母的誇獎,剛要屈膝行禮,唐有琴就一手扶住了許蕙娘,又朝太太道:
“母親一路顛簸,女兒早備下熱茶湯飯,還請母親及弟媳到屋內坐,這裡畢竟風涼。”周夫人就應了,卻喚身邊的菊金帶人將帶來的傢什物件打點一下。
大宅的黑漆門早開著,唐家女眷們連帶丫鬟婆子浩浩蕩蕩進了院子,繞過影壁,進穿花廊,再過穿堂,繞過兩間小廳,就看到廳後的正房大院了。院子裡三間上房,兩間廂房。抬梁構架,以磚築圍護牆,屋頂作小懸山式,沒有多少繁瑣的鏤刻所以越發顯得大氣講究,實踏板門和直欞窗都是太太在京中宅邸慣用裝修,卻能看出是剛換上的嶄新東西。
面門正堂牆設四扇楠木刻絲屏風,上畫虢國夫人遊春圖。屏風前一架紅木嵌螺繥大理石案上擺一鼎累絲鑲紅石的燻爐,兩側配同式樣的扶手椅,上鋪大紅色撒金錦緞的靠墊。地上兩溜八張楠木交椅,張張掛著寶藍色五幅團花靠墊。
正房大堂布置的很氣派,唐雲暖卻覺得眼熟,只是不知在哪見過,怎麼看都依稀有著從前唐宅的影子。唯有在心底暗自感嘆,雖說是親生女兒,但誰的寵愛也都不是白來的,這姑母真能討人歡心。
果然太太笑逐顏開:“明堂敞亮,這宅子風水裝飾都是極好的。替我跟你相公說,勞他費心了。”
喬一本因避著女眷,一下馬就早不知去了哪兒了,這宅院裡的佈置自然也不會是他一個大男人操心的事兒。可週夫人這樣一句誇讚,即便他聽不到,唐有琴也肯定會添些香甜的作料晚飯時給相公下飯。
周夫人進了明堂坐定,唐有琴帶著兒子子默又給太太行了大禮,女眷們方互相行禮。
大弟媳已經見過,唐有琴就將目光放在跟在許蕙娘身後的唐雲暖身上。弟弟有棋有一子一女湊齊了一個好字,只是自己很少歸寧,上一次見到唐雲暖還是四年前她出痘發病,唯恐過了病氣所以沒上前細看。
“這是雲暖吧,幾年不見,已經是這般大了。”
唐雲暖一路低著頭,聽到姑母叫自己的名字,便上前一步行了個端正的大禮:“雲暖見過姑母,姑母萬福。”
唐雲暖站在人群裡,面容算不得拔萃,頭上不過插一支小珠釵倒不怎麼惹眼,一邁步出來就露出了閃緞的百幅裙,朵朵杏花隨著步伐一展一合,堂內又明亮,日光射在那杏花上更顯得嬌豔奪目,想不吸引目光都難。閃緞乃是蠶絲提花織品,素緞就已經值錢了,這樣染了粉嫩顏色又繡了上好蘇繡,還做成了百幅裙,恐怕就算是京中郡主也沒幾件。唐雲暖的父親唐有棋還未出仕,只是候補在家等官做,這條裙子該是她最好的一件衣裳了。
懂得藏在披風裡並不張揚,跟她身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二弟媳相比,唐雲暖算是懂事的了。
唐有琴從前只知道大弟媳小家出身,一味謹小慎微不討婆母喜(www。3uww。com…提供下載)歡,卻不想養了一個聰穎過人的兒子之外又有一個這樣懂禮的女兒。
大凡官家的女眷見面,勢必是要在吃穿上有一番較量的。像周夫人這樣可以打扮得隆重,這是在示威。像許蕙娘這樣貌美的懂得穿得寒酸單薄,這是因投親而示弱,而女兒卻在低調中自有一番華麗,這就是在給母親爭氣,最是考人的。母女倆的行事,都比那個穿得像去吃喜酒的二奶奶要妥帖。
唐有琴再細看唐雲暖,不及許蕙娘明眸皓齒的奪目,姿容裡卻自有一番杏花疏影般恬淡。肌膚瓷白,眼神清冽,眉毛是淡淡的遠山黛,唇上點的是水嫩的櫻桃紅。唐雲暖微低著的頭,眼神卻有些伶俐,那伶俐不是古靈精怪,而是一種看透世事的從容,彷彿瞳孔裡有閒雲漫出,頗有一絲閒散的美意。
唐有琴當下扶住了唐雲暖:“上次見你,你還在病中,今日見你如此康健,姑母很是欣慰。”
說罷摘下手上一串珍珠鑲金花的手串套在唐雲暖手上。“姑娘家雖然有禮,還是應當穿得鮮亮華貴些,且不必在意這是在姑母家,不須拘禮,只管挑自己喜(www。3uww。com…提供下載)歡的穿戴。”
唐雲暖聽明白了姑母對自己刻意避忌的讚許,彎下膝蓋剛要謝過姑母,就聽見身後有人說話:“哎呦呦,嫂子快看,這珍珠顆顆都有黃豆大小呢。”
這聲音尖滑,嗓子高亢,唐雲暖根本不必回頭就知道肯定是她那個商戶女的二嬸了。果然一個薑黃色的身影閃了過來,頭上明晃晃的鳳翅就晃得人眼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