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表現得投老康味口,最要命的是,人家能生,對於前期各種死兒子的老康來說,這就夠了。(淑嘉:四媽不識字?好大一條八卦啊!那跟康師傅哪來的共同語言?還生了那麼多……有出京劇唱得好,這個女人不簡單。)
像德妃這樣包衣出身的宮妃,宮裡還滿有幾個的,比如萬琉哈氏,雖未生子,卻也已經承御。說起這些人的時候,姑姑們的臉上淡淡的。等說到生下皇八子的衛氏的時候,兩人的表情也沒多大變化。只是提醒一下:“那位主子,”一頓,“出身是低了點兒,所以八阿哥跟在惠主子那裡養著。”
所以老八跟老大關係很好?
想到一塊兒去了
淑嘉的課程在繼續,江先生也在那裡打著他自己的算盤,他是來當老師的,原本就教倆學生,現在倒好,只剩一個了,就這一個眼看著沒多久也要不學了,他總得為自己考慮一下。
石家給他的待遇不低,他原是來賺錢補貼家用,如今也是夠了。他本也是在冊的,雖是包衣旗下的,卻也是每年都有錢米拿,要不是石家是正經的旗人,就算再有錢,他也不會過來當西席。
現在呢,他又盤算開了,跟著去杭州也算是開了眼界了,如果能再薰陶一陣兒,再憑著他身份與普通士子不同,回北京興許就能撞上大運了。現在回來的時間有點不巧,只好再待三年。江先生曲指一算,也成,淑嘉不用三年就得停課備選,他正好藉機辭館出來考科舉。
如果考上了,再走點石家的關係許就能得個好點的缺。
如果考不上呢?
江先生猶豫了一下兒,他也不年輕了,要再奮戰麼?他兒子也長大讀書了……江先生想了許久,覺得自己或許可以繼續教東家的兒子?觀音保再兩三年就該開蒙了,如果現在教得好,唔,留下來也是有可能的。
等觀音保到了入官學的年紀,是必定不需要自己再繼續教的,那時候再辭館,兒子也到了可以下場的年紀。僥倖有出息考中了,有東家提攜也是好的。相信石家也不會拒絕。
這樣的話,就需要繼續留在石家了,那麼剩下的這個姑娘就更要用心教了。江先生下定了決心。欠東家的人情,日後想法子填上就是了。江先生不是個死板的人。
淑嘉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動,只是奇(提供下載…3uww)怪,江先生怎麼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
淑嘉被江先生的惡補課程弄得頭暈腦漲,他老人家開始細講作詩填詞。作詩填詞的規矩她之前就懂,寫出來的東西水平卻頗為打油。現在被江先生逼得一天一首詩地作,勉強提升了一點界境。
不過另一條好處就是,江先生開始細講一些經史,四書是讀過了,江先生又加了些五經的內容,偶爾還講一些史條。淑嘉對此比較滿意,只要不讓她寫作文,怎麼著都行啊!
江先生倒滿意,他的原意也是讓東家看到自己的經史成果,作詩什麼的,小姑娘還小,打油就打油,韻腳對了就成。天份不成,韻對了、平仄對了,剩下的可以用典故來填,對女孩子來說也夠了。
江先生每每勸慰自己,這方法是雙贏,如是自我安慰了許久,才找上石文炳把話完全說開了,大意如下:你們家閨女是要選秀的,尤其是小的這位,前途不可限量滴。但是吧,現在你看,皇帝多重視教育啊,不但自己的兒子,連宗室啊什麼的近的從侄子開始、貴的從鐵帽子王家的阿哥算起,還招了一堆進宮去讀書,姑娘不要求學習好,但是也不能跟老公在一起的時候鴨子聽雷是吧?嫁都嫁了,怎麼著也得……是吧?
石文炳被說服了,他本也隱隱有一點這樣的意思,如今更明白了。男人的劣根性,大概只有男人才知道。既想她裡裡外外一把抓,又不能掃了你的面子顯得你無能。既要她能管家,又不想要個只知道柴米油鹽的管家婆。
石文炳對先生高看一眼,先生對石家充滿愧疚。尤其石文炳很沉著地說:“都交給先生了。”江先生的愧疚感更濃了,雖說文人流氓起來比流氓可怕多了,到底有不少文人的神經還是挺纖細的。淑嘉又是個好學生,功課從來認真寫,上課從來認真聽,江先生教起來就更賣力了。
石文炳夫婦見此,待他也更客氣,五月節,石文炳給他放假,西魯特氏還吩咐給江先生家備了些禮物帶去。江先生過完節回來道謝,石文炳狀似無意地問道:“先生家中還有何人?”
江先生答曰:“還有老父、老母、拙荊,並一雙兒女。”
石文炳問了江先生兒子已經十歲,並且開始讀書了,唔了一聲。又問女兒多大了。江先生摸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