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皇上看了密摺,滕王的項上人頭恐怕都保不住了,還一州都督呢。李老太爺心裡冷笑。這節骨眼上,他才不會答應這門親事。他舉報的滕王,轉眼就答應把外孫女嫁過去。又不是腦袋被門板夾了,他才不會把自己捲進滕王與杜家企圖謀反的漩渦裡。
咦,滕王求娶自怡為正妃,難不成是圖謀她釵裡藏著的鉅額銀兩?李老太爺一念至此,兩眼放光,臉上浮起了笑容,虛與委蛇:“能得滕王厚愛,是自怡的福氣。只是茲事體大,老夫還得與內子商議商議。雖說自怡的親事由長輩作主,但老夫只有這麼一個外孫女,也想問問她是否願意。”
如果不是岑三娘住在你家裡,岑家早就允了這門親事,與滕王結親家了。老東西還擺什麼架子,你是外祖家,岑三娘可是我岑家的姑娘!岑二老爺暗罵,面上也不顯,微笑道:“如此本官便靜候佳音了。”
李老太爺敷衍著,端茶送客。
送走岑二老爺之後,速度揮毫再寫一封密摺,囑人火速遞往宮中。
作者題外話:明天再更啦,大家週末愉快
旨意
酉時末牌,太陽已完全沉入了西山背後,李老太爺終於等來了宮中的旨意。蓮居池院正門大開,李家闔府上下備好了香案齊聚在正堂候旨。
李尚之在京郊大營執守,李老太爺親自將紫宸殿總管胡公公迎進了正堂大廳。
他瞅著胡公公身側那人著深緋色圓領遙�郟�厙靶逵卸放M及福��到鶇��媲�5叮�硇甕Π穩縝嘀褚話悖��腔實凵肀叩那�N瀾��;實叟汕孜闌に禿����蟮侄源聳亂倉厥又�痢@罾鹹��睦鋝瘓跤質且幌病�
進了正堂,胡公公看了眼堂中眾人,笑道:“時辰不早,咱家得趕在宮門落匙前回宮,李老太爺請將岑家姑娘請來,速速接旨吧。”
李老太爺一愣,轉念想著此事確與岑三娘有關,叫了管家速去請。
岑三娘聽到前堂接旨,嚇了一跳。直覺告訴她,這道她也有份的聖旨,多半與那枝釵脫不了干係。她迅速換了身大袖禮服,帶著阿秋心事重重去了。
才邁進大堂,小韋氏迎了上來:“三娘,就差你了。趕緊著,別讓胡公公等急了。”
岑三娘抬頭一看,卻看到杜燕綏身著官服站在胡公公身後,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她跟在小韋氏身後,與兩位小表弟站在了一起。
她自然而然的看著杜燕綏,目光相碰,杜燕綏卻迅速的躲開了。岑三娘氣得磨了磨牙,心想是好事還是壞事,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遞個眼色來不行麼?
李老太爺率先掀袍跪下,身後眾人也紛紛跪地接旨。
胡公公說了一堆讚賞李家大爺李晟之幽州如何忠心為國抵禦突厥的話,又褒揚了李老太爺教子有方,小韋氏賢良淑德執家有道,然後賜下大量絹帛財物。
李老太爺有些發愣,旨意就傳完了?
“老太爺謝恩吧!”胡公公雙手將聖旨遞過去,不見李老太爺來接,等了幾息之後終於忍不住出聲提醒。
李老太爺這才回過神,口呼萬歲接過了聖旨起身。
“皇后娘娘憐惜你家姑娘病逝,聽說你接回了外孫女,不日便要行及笄禮,特賞賜金釵一枝。岑姑娘謝恩吧。”胡公公又道。
岑三娘雲裡霧裡來接了回旨,突然聽到叫自己,趕緊上前跪下:“民女叩謝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
胡公公將一隻匣子放在她手裡。他瞥了眼李老太爺企盼的神情,笑道,“老太爺,皇上令杜將軍與咱家同來,辦的卻不是同一件差事。杜將軍另有事造訪。咱家這就回宮了。”
原來皇上私下另有話對自己說,李老太爺頓時又有了精神,眉開眼笑的送走胡公公。輕咳一聲:“都散了吧,我與杜將軍去書房。杜將軍,請。”
杜燕綏心裡暗罵皇帝的安排,板著臉道:“貴府孫姑娘也一起去吧。”
李老太爺心裡更加高興,趕緊叫住岑三娘:“隨我一起去書房。”
岑三娘只得應了。
作者題外話:先去吃飯;飯後再更。
口諭
李老太爺的書房取名三省齋。取自《論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三省齋坐落於外院左側。四周遍種松柏綠竹,環境幽靜,獨立自成一院。
李老太爺一心想著皇帝另有密詔或口諭,早打發了書房侍候的下人,留下了親信的管事李方一人守在院門口。
進了院子,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