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和方家退親,還不如先就成全了七娘。好生伶俐的七娘,被鎖在水榭足足大半年了,連過年也只允了自己拎了食盒去見過一回。瘦得脫了形,眼裡也沒了神彩。
養女兒是為了結姻親拉助力,瞧七娘這模樣,嫁出去怕是這輩子都不肯回岑家了。這些話在她心裡悶著,一句也不敢說出來。
四夫人轉念又高興起來。她驕傲的想,好在六娘爭氣,滕王御前親自討封的側妃。滕王領了隆州刺史的差,岑家在隆州的風頭一時無兩。否則以七娘一個庶女,哪能嫁得了王家的嫡孫。
岑家的姑娘們一個比一個爭氣。五娘後進宮封了美人,王家女兒仍是個寶林。哎,五娘命不好,居然暴病身亡。可岑家四娘嫁了尉遲老國公的三郎,岑三娘更是直接嫁給了杜國公,封了一品誥命。六娘也成了王爺側妃入了宗室玉碟。從前王老太太連六娘都瞧不上,後來卻親自登門替嫡孫做媒。不都瞧著岑家女兒們出息的份上?
四夫人感慨著,自家五郎七郎都長大成人,九哥兒書念得好,又有個做姐夫的國公爺撐腰,將來前途無量。一時間覺得除了四老爺不靠譜外,大夫人都比不得自己有福氣。腰板又挺直了幾分。
這時候外間丫頭來報:側妃娘娘進府了,車轎已到了二門。
岑老夫人一驚。平時王府規矩大,別看都住在隆州城裡,岑六娘除了過年,平時不讓出府。岑家先前打發人去探望,禮物收了,回禮給了,人卻輕易見不著。六娘突然回來,大概是王爺看在杜燕綏和岑三孃的面上吧。
她扶著田媽媽的手起了身道:側妃娘娘回府,理應親迎。
側妃是入了宗室玉碟的。甭管皇家宗室們是否領有差事,血統高貴,再大的官見著都得先行國禮。
眾人簇擁著老太太出了正房,還沒出院子。就見岑六娘笑著走了進來。
老夫人率先躬身行禮:老身給請娘娘請安。
跪禮是大禮。像岑三娘得了賜婚誥命進宮謝恩時需要行跪禮。一般都是行曲膝禮,躬身禮。對岑娘,老夫人行躬身禮,其它人就行曲膝禮。
岑六娘快走幾步扶起了老夫人:祖母不必多禮。
她依次對大夫人二夫人四夫人這幾位長輩虛扶一把請起。目光一轉,看到了岑三娘等平輩和嫂子們,語氣淡了幾分:都起吧。
親熱的扶著老夫人進房,岑六娘眉梢一挑,對跟來的王府女官道:我與祖母伯孃嫂子們敘家常,你們在外面侍候著吧。
只見其中一名嬤嬤面容肅穆,不卑不亢的說道:側妃既入了皇家,一言一行都當謹慎,老奴不敢擅離職守。
吩咐了其他侍女守在廊下,腰板挺直的跟了進來。
岑六娘冷笑,揚手一巴掌就扇在嬤嬤臉上:王爺都允了我今日只敘家常,不拘國禮。滾出去!
既是王爺應允,老奴自當遵從。 那嬤嬤屈辱的欠了欠身,腰板又挺得筆直,走到門口站了,竟想被挨巴掌似的。
眾人都被這皇家氣度駭了一跳。岑三娘沒事人似的堆著滿臉笑容,扶了岑老夫人坐下,跪下行禮:孫女祝祖母福壽安康!
她起身向夫人們曲膝行禮,親熱的喊著大伯孃二伯孃母親。又挨著和嫂子們欠身見禮。這才拉著岑三孃的手道:三娘,聽說你回來祭祀父母,高興我幾晚沒睡著。見著你真好!呀,咱們可真是心有靈犀,衣裳顏色都一樣呢。
岑六娘也穿了身銀紅大袖衫,紮在白色的高腰裙子裡,腰帶系得纖腰不足一握。挽著條玉色的披帛。挽了半尺高的髻。正中戴了頂精緻的冠,黃金打底,花葉為形,鑲了紅寶石,璀璨奪目,襯得眉目豔麗異常。
那比得上娘娘豔美。宮裡頭皇后娘娘都曾誇過您的美色,道王爺好福氣。岑三娘笑著誇了她幾句。
岑六娘眼裡閃過一絲譏諷,轉眼就滿臉笑容的招了女官捧了禮物進來,都是價值不菲的絹帛首飾。岑三娘也笑:剛坐下來娘娘就過來了。比起娘娘,我的禮物就不夠看了,阿秋,把禮物送上來。
她給老太太和幾位堂嬸送的是一對金簪。幾位嫂子是一對玉笄。堂叔們親一色的硯臺,堂兄們一人一套筆。侄兒侄女都是裝了兩隻銀元寶的荷包。另有一車土儀。
再把岑四孃的禮單也一併遞給了岑老夫人。
岑老夫人眉開眼笑:千里迢迢,帶這麼多禮實在難為你了。
這話極為貼心。岑三娘不由感慨,堂祖母太會說話了。禮物比起岑六娘送的算薄,老人家肯體貼自己行了千里路,就這太度,讓她心軟了許多。
外頭管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