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恨不得立時起身就走。
“燕婉,過來陪你崔伯母說說話。”杜老夫人喊道。
杜燕婉就坐在了李氏身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她腕間一對金鑲寶石的手鐲。
李氏被她看得心頭髮毛,藉口更衣起了身。
等去了更衣處,先前那名侍女悄悄的將聽到了對話告訴了李氏。
李氏倒吸口涼氣:“杜家竟然窮成這個樣子了!敢情人家是要把咱們家當肥羊宰啊!我看侯爺真是暈頭了。口頭許親,又沒個憑證,咱們怕什麼!”
怪就怪在開國侯和崔孟冬都覺得婦人只能安於後宅。沒把向杜家求親的真實意圖告訴李氏。
李氏左思右想,都覺得自家兒子太憋屈了。
一想之下,連留下來吃飯的心思都沒了。心裡慶幸還沒有開口提到婚約的事。回去後胡亂尋了個藉口就走。
杜家眾人似慌了手腳,熱情的挽留。
李氏更不肯留下來,匆匆的走了。
等她一走,杜家上下笑成了一團。
杜老夫人道:“緩兵之計只能拖延幾日,崔侯爺可不好糊弄。”
又不能像對付杜家二房一樣,裝瘋撒潑。不給崔家一個合適的理由,背信棄義的帽子就會扣到杜家頭上。
杜老夫人恨崔家咄咄逼人。可正如崔孟冬對岑三娘說的話,如今的杜國公府和開國侯府比,實在沒有囂張的本錢。
“祖母,嫂子,你們別愁了。告訴鄒家,我應了。”杜燕婉的心砰砰直跳。
在岑三娘心裡,武媚娘肯定要把崔皇后趕下臺的。崔氏家族在女帝漫長的統治生涯裡翻不了身了。除此之外,崔孟冬表面瀟灑皮相清逸俊秀,心思卻陰沉得很。以杜燕婉的性子,嫁過去會被吃得連骨頭渣都不留。
至於鄒家,她逼著鄒鳳熾燙死了那盆十八學士,解氣的折了花回來插瓶玩,卻什麼都沒答應過。杜燕婉如何選擇,實在輪不到岑三娘插嘴。
搶在崔家再來之前,用杜燕婉已訂了親的藉口去搪塞再好不過。杜老夫人一想到一品國公府的嫡出姑娘要嫁給個商戶,心裡就難受無比。
“此事不急。希望開國侯夫人回家一鬧,能消了崔家求娶的心思。”杜老夫人說道。
杜燕婉低下了頭。她明白,鄒家再有錢,也是個商人。國公府的姑娘嫁給那樣的人家是會被人瞧不起的。
燕歸
李氏回府果然大哭一場,鬧著不肯和杜家結親。
崔侯爺問明情況後也有些吃驚:“杜家竟窮困至斯?”
崔孟冬卻笑了:“父親可知那日牡丹會上,杜家那品玉樓點翠被兒子花了五千兩銀買下來了。杜家就算垮了敗了,您說,至於窮的連買只雞做席面也需要杜少夫人撥了首飾去典當才行?”
李氏大驚:“大郎,你是說她們故意裝窮糊弄你娘?”
崔孟冬苦笑道:“早就說了,杜家心裡恨咱們在他家出事後斷絕了來往。不肯輕易答應婚事。杜家不想讓人說她們先不守信諾,所以裝窮氣您。瞧,這不氣得您連親事提都沒提,就回府了。”
“豈有此理!可惜我那枝步搖,工錢就是二十兩銀子!”李氏大怒。
崔孟冬小心的哄著她:“娘,您就彆氣了。好在話也沒說死,下回再去,看杜家還有什麼話說。您放心,杜家如果不答應,咱們就請皇后娘娘出面賜婚。”
“大郎!那杜家如此陰險奸詐,擠兌著讓他家先背信棄義不就行了?咱們家只要不傷臉面,為何還要請娘娘賜婚?難不成還真要把杜家姑娘娶回來不成?”李氏此時更不情願和杜家結親,聽到賜婚,臉色就變了。
賜婚,是不能和離的。
崔家父子交換了個眼色,崔侯爺斟酌著,還是隱約透露了些話給李氏:“……杜燕綏深受皇上信任,在宮中行走,對娘娘助益菲淺!”
李氏靜下心一想,這才明白箇中彎彎曲曲的緣故。她賭氣的說道:“叫官媒去提親,我是再不想登杜家的門了!”
只要提親,就表明了崔家的態度。杜家拒絕必須給崔家一個交待。
崔侯爺就點了點頭:“也好。緩上幾日,免得商議聘禮時杜家獅子大開口。”
阿富帶了方銘的口信來。侍郎府將七娘送回隆州去了。他也回去了。
岑侍郎只是七娘的二伯父,她家中還有爹孃和祖母在,不好對她行家法。只能送回去請岑老太太定奪。
方銘是當事人,為著方岑兩家的關係,也回隆州去了。
七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