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2/4 頁)
盡了。
高宗拍案而起:皇后嫉妒,竟敢在宮中行厭勝之術!
老臣們駭了一跳,顧不得催著皇帝換將召回杜燕綏,齊齊下跪求情。
柳相是皇后舅父,以頭蹌地哭道:皇后娘娘與皇上結縭多年,性情溫婉,皇上不可聽信一面之詞,定有人陷害皇后!
查!開國侯府今日送了些什麼節禮來宮中,是何人送來,皇后宮中怎麼會出現肖似武昭儀的人偶!高宗順勢吩咐道。
復又緩和了神色,一一親自扶起宰相們:老大人不必過於憂慮。此事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今日冬至,老大人們回府團聚吧。相信厭勝一事自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江南也會有好訊息傳來的。
打一巴掌揉一揉,高宗輕飄飄的將老臣們送出了宮。
他又叫來尉遲寶樹:你速派人去江南道查探訊息。要快!朕懷疑燕綏此行受阻,訊息無法傳回。
尉遲寶樹想起三弟媳婦正是杜燕綏夫人的堂姐,父親十來年未上金殿,卻為了杜家破例,尉遲家儼然已和杜家休憩相關,站到了一起。他心知事情緊急,長揖首道:皇上放心,臣這就去辦!
皇帝雖然軟硬兼施阻止了老臣們奏請召回杜燕綏問罪,流言再一次傳遍了長安城。
杜家祖孫三人正和樂的吃著素餡餃子,訊息就傳了進來。
女匪首自稱為帝?岑三娘驚得下巴都差點落地。她從來不知道除了建立大周朝的武則天,還有女子當過皇帝。
真實的歷史上,在唐高宗永徽四年,浙江一帶的農民不堪官吏貪求及豪強逼掠爆發了起義。領頭的女子名陳碩貞,自封文佳皇帝。單從歷史來說,陳碩貞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女子。只是和武則天幾十年的當政相比,如流螢與皓月之光,實在微不足道,知道的人並不多。
像岑三娘這種,連武則天的生平也只知道個大概,就更不清楚了。
杜老夫人做出了和皇帝同樣的叛亂:江南道到長安,八百里快馬加急,不眠不休,也要十天。這是十天前的訊息,休得驚慌!
岑三娘虛心求教:祖母。相公走了一個月,怎麼也不見讓驛站送封信來?
杜老夫人慈祥的看著她道:所謂八百里加急,是驛站專門養著腳力最好的馬,只為緊急軍情奏報使用。你生在建國之後,哪裡知道打起仗來,用八百里加急送私信,是死罪。我估摸著呀,就算兩匹馬換著騎,一天休息兩個時辰,也要二十天才送得回信來。二十天前,燕綏剛到江南道,情況還不熟,哪能隨便叫人寫信來說情況,且等著吧。
然而不知情況的長安百姓怒了。國公府大門外常有人扔爛菜葉砸。廚房的曹媽媽也苦著臉來報:……上好的菜蔬不賣給我們。說少爺兵敗誤國。
真是豈有此理!岑三娘叮囑不讓老夫人知道。換了素淨的衣裳,戴了帷帽悄悄帶了丫頭出府。
她特意去了長安城最熱鬧的酒肆打聽訊息。換了幾家聽了,才進得新的一家酒肆坐下,就聽到有人慷慨激昂的陳述:放著那麼些大將不用,偏用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皇上任人唯親,不聽老臣們勸諫,難不成把江山讓給一個賊婦?!
有人應和:咱們進崇文館為什麼?讀書不就為的是替朝廷效力,治國安邦麼?丹鳳門外請願去!
呼拉拉站起來一大群頭戴書生巾,身穿襦生袍的年輕學子。
崇文館?崔家二郎三郎不就在崇文館讀書嗎?岑三娘仔細尋找,果然看到書生中崔季冬的身影。
學子們起身往外走,那崔二郎只站著不動,瞬間就落到了人後。
教唆著學子們去跪宮門給皇帝施壓,好讓皇帝召了杜燕綏回來問罪。自己卻要開溜。岑三娘怒從膽邊生,站起來大聲說道:大家休聽人蠱惑!壞了自家的前程!
她的聲音又清又脆,驀然響起,吸引得眾人回頭去看。
☆、舌戰
舌戰
她的聲音又清又脆,驀然響起,吸引得眾人回頭去看。
見角落榻間站著個身穿銀白色胡服,頭戴帷幕的女子。身邊站著兩個身穿青色衣裙的婢女。
學子中有年長的就站出來道:這位小娘子有何高見?為何出言阻攔?
岑三娘見眾人停下腳步,施了一禮道:妾身聽昨諸位為國事慷慨陳訴,欲去跪宮門請旨。心中有一事不明,想請教諸位才子。江南刁民叛亂,朝廷派杜將軍出征平叛,不過一月時間。戰事一夕數變,就算是八百里快馬報奏,不眠不休,訊息傳到朝廷也要十天時間。再傳遍長安城又需一兩天。爾等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