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的羞惱神情,直到轎子走遠,這才快步走向馬廄。牽了馬飛馳回府。
杜家
提起杜氏,姓氏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是帝堯的後代。也有稱上古酒神杜康遺脈。後李商隱寫有望帝春心託杜鵑。望帝名杜宇,古蜀王之一,也有杜氏敬為先祖。杜氏在大唐的名望僅次於五姓七家。尤以京兆杜氏為首。
此時岑三娘瞭解的杜氏中還沒有出現杜牧杜甫這樣的文豪。京兆杜氏因杜如晦聲名鵲起,又因杜如晦兒子牽涉進廢太子李承乾案而陷入低谷。
太宗皇帝感念杜如晦功績,他逝後蔡國公府並沒有被撤掉。然而杜家大爺與公主牽進謀反案後,杜燕綏父親被削去了承襲的國公爵位。蔡國公府名存實亡。
杜如晦任兵部尚書被封蔡國公時,宅邸擴建,杜家將相鄰的兩座院落分給了他。杜家大爺尚了公主,又拆了兩座宅院修了公主府,與國公府只一牆之隔。
平康坊有一半以上的面積都是京兆杜氏的宅院,國公府與公主府又佔了一半。公主府被封了門。面對東市大街的國公府大門數年緊閉,僚屬盡散,與一街之隔的繁華東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國公府諾大的府邸裡住著杜老夫人,杜燕綏的母親,杜燕綏兄妹四個主子,顯得格外空曠。
國公府正氣堂裡,杜家三位女主人正在看李家送來的節禮。
老夫人滿頭銀髮,精神矍鑠,手腕上繞著串沉香佛珠。
杜二夫人是個瘦弱的婦人,四十出頭,頭髮已花白了大半,臉上始終罩著一層消散不開的哀愁。半倚在羅漢榻上,時不時發出幾聲清咳。
杜燕婉換下了外出的華服,穿著半舊的襦衣,興高彩烈的翻看著:“祖母,這件紫紅的福字緞料正好給你做件新衣,過年時穿。”
放下那匹衣料,又快活的拿起匹秋香色的在母親身上比劃。
杜二夫人寵溺的望著女兒,想著未來兒媳家送來的節禮,迅速想著女兒也快十八歲了,心裡又犯起愁來。
李家送來的節禮符合禮制,不厚不薄。
杜燕婉拿起一件大紅的胡服,高興的叫了起來:“哇,這件衣裳真漂亮!”
她拿在身上比劃了下,可不正是比著她的身材裁剪的。大紅的妝花錦緞,二十兩銀子一匹的好衣料。最合杜燕婉心意的卻是領口與下襬鑲上的那圈黑色的貉子毛。正適合她冬季出遊。
再看,卻是件雨過天晴色的男式長袍,顯然是做給杜燕綏的。包袱裡還有兩條錦緞抹額。一條深紅的料子,繡了萬字不斷頭的福字,正中綴了顆紅寶石。這是給老夫人的。另一條抹額是鮮亮的藍色,用粉色的珍珠拼了珠花綴上。是給杜夫人。另外還有一打白色的細綿襪,襪口有的繡著蝙蝠,有的繡著寶相花。也是給杜燕綏的。
杜老夫人笑道:“看來我這未來的孫媳心思倒是個巧的。”
一般送這樣的節禮,並不需要全部由岑三娘做完。都是身邊的婢女媽媽幫著一同做。
杜燕婉想起從杜靜姝嘴裡打聽到的岑三娘,撲哧笑道:“祖母怕是要失望了。我這位嫂嫂聽說繡不來花樣子的。”
她捧起那樣男式長袍送到杜老夫人和母親身前,哈哈笑道:“這個必是三孃親手做的。看到沒,邊上這麼多針眼,不知道拆了幾回才縫好。”
杜老夫人湊近一看哎喲一聲也笑了:“怕是還沒有燕綏的手藝好。將來誰給誰做還不知道哪。”
一句話說完,廳裡連侍候的婢女都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什麼事這麼高興?”杜燕綏踏著笑聲走了進來。
眾人瞧著他笑得更厲害。
杜燕婉將那件袍子拿在手中,遞給自己的婢女棗子:“這件衣裳針腳粗鄙,拿去拆了返工吧,免得哥哥穿著滑了線丟人。”
她揚著手,故意抖著那件長袍,挑釁的瞅著杜燕綏。
三孃親手給他做的?杜燕綏眼睛一亮,卻板了臉道:“胡鬧,如此輕視未來嫂嫂的心意。叫她知道,豈不難堪?”
“好啊,護著媳婦就教訓起妹子來了。母親!”杜燕婉將衣裳往棗子手裡一塞,撲到杜二夫人懷裡撒起嬌來。
杜燕綏這才整了衣裳向祖母和母親見禮。
一家人重新擺了席,清清靜靜的過元宵節。
杜二夫人支撐不住去睡了。杜老夫人也有些倦了。見杜燕婉一雙眼睛賊亮賊亮的,終於伸手敲了一記:“丫頭,趕緊去睡。祖母還有話和你哥哥說。”
杜燕婉聽話的去了。臨走拉了棗子一把,示意她捧著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