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原來商馭的身份不僅僅是個茶葉商人,還是全國商會的會長、向宮裡供貨的皇商以及皇商會會長。不說別的,就這兩個會長頭銜就把我鎮了一下。
看他年紀最多不過二十七、八歲,年輕輕的,就頂了這麼大的頭銜。毋庸置疑,這是商人中最具尊榮的頭銜!
從他的話中我聽出,這人從小聰敏好學,書讀得極好,若不是家中祖訓後世子孫不可為官,很可能都已經在仕途中平步青雲了。
他家中世代為茶商,傳到他這代,已歷經十代。以前他家的茶葉生意大多在江南,雖統領了整個江南的茶葉買賣,卻不曾涉足北方各省。把茶葉生意做到北方是從他這一代開始的。從他十七歲接手家族生意到現在,不但已經把生意做到了北方各省,他的家族還成了為宮裡供茶的固定皇商。
清朝商人地位低下,商人不但要交各類捐稅,還要受到地方官員的層層盤剝。一些官員把商人當作自家的銀庫,隨用隨取。其貪得無厭的程度,令人髮指。商人們忍無可忍,康熙二十年至三十年間,曾多次發生商人罷市、上書事件。有一次,還圍了聖駕。
事情鬧大,商人們和那些官員自然都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商人們換了種方式。他們自發地組成了商會,選在京城可以和高層官員,甚至是宮裡通上話的人做商會會長。這對地方上的官員是個很有效的制約手段。以前地方上的官員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盤剝商人,就是因為商人在上面沒有話語權。現在,商會可以直接通到京城,地方官員再有何作為,就要掂量掂量了。
這麼看來,商會會長豈不成了地方官員的眼中釘?歷來民不與官鬥,就算是在民間再有威望,也鬥不過當官的吧!我看了看商馭,他是商會會長,那豈不是時刻身處危 3ǔωω。cōm險之中?
他似是明白我心裡所想,很快地給我做了解答。
他說:“商會自然要取得朝廷的認可。”他用手指了指天。“上面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也希望多一個渠道掌控下面官員的情況。同時,上面也需要有人能在民間為朝廷代言。”
這麼說,商會會長是受到皇上,或者說是朝廷保護的。雖然得罪了些地方官員也不必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