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人說出目的,只是說了聲幫忙尋找舊友陳永華,也叫陳近南,有他訊息的話立刻通知他,並留下數枚符。
王漢告別葵水和劍枯,深入海底找到了章魚的屍體,把它仍到須彌戒中,章魚精皮肉都是大補之物,給白虎當糧食吃正好。
王漢做完這一切,踏上盤古刃朝西邊飛去。
大理,次日清晨,一派繁華之中,暗藏詭異的氣氛,馬路上的綠營軍突然多了起來,守城的將士也越來越謹慎,一種大戰起兮的狀態。
吳府,吳三桂在納悶那位有神通的王先生為什麼一睡就是一天一夜,難道真的是推算命數精力損耗的緣故嗎,,於是不敢打攪,誰知那位王先生又是憑空出現在自己面前。
“王先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看你比昨天精神抖擻了不少啊,不過下次先知會一聲再出現,每次這樣著實嚇壞我了”吳三桂笑著說。
王漢當然精神抖擻,吸收整條礦脈,能力提升不少,殺人越貨,奪得豐富的財產。
王漢開門見山的說:“老哥如想顛覆韃靼,我有三條意見,不知當講否。”
第二十節 制訂方略
更新時間2011…2…13 10:46:04 字數:1559
“先生請指教”壓抑住緊張心情的吳三桂,立刻恭敬的說道。
“第一,如需推翻韃靼,需打著反清復明旗號,不能用老哥你做帶頭人,而是虛構出一個我華夏的神明,以後建國後,起用大明朝字號。這樣才能使萬民歸心,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王漢說出第一個方針。
吳三桂毫無憂鬱的答應了,“沒問題,你我本是大明子孫,我以前做的錯事,也讓很多人對我意見不小。”這老賊話說的一點不帶害臊,還記得自己是大明人。
“第二,我推算過,你要尋找些助力,那些人是你的貴人。”吳三桂思索了下問道:“請老弟明言。“一是天地會,二是臺灣鄭經。”王漢說道。
吳三桂有些震驚“天地會,臺灣王鄭經我都有所而聞,他們真的能幫助我嗎。”
“絕對可以,他們的命數與你相生,有了他們的幫助,你大業可成。”王漢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我馬上加緊下派人手去聯絡天地會總舵主和鄭經。”吳三桂深信不移。
“那麼第三呢方針呢,我非常期待”吳三桂問道。
“第三,是我計劃的進攻方針,”王漢眼中冒著精光。
“先生也懂兵法,”吳三桂有些狐疑。
“兵者,詭道也,在我看來,戰爭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我說的第一個方針,就是攻心術,到處宣傳華夏族的江山要華夏人做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等口號,打著我們身為亡國奴而奮起起義的旗號,此乃上上之選。
吳三桂說:“先生肯定還有下下之選吧”
“攻城拔寨也有上下之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為上也,分兵破之為下也。”王漢答曰。
吳三桂並沒有打擾王漢的敘述,在他看到王漢信誓旦旦的一番話給了他很多啟迪,原來他設定了三條線路,分別從四川,湖南,江西,上中下三條路線進攻,但是聽了王漢的話,覺得非常有道路,自己的目的就是攻取京師,從三條路線分散兵力,或許三點都會突破,也可能會陷入困境。
王漢接著說出一大段毛主席論持久戰裡的原則,然後講到“顛覆滿清這場戰爭,是一種曠世其久的戰爭,幾年之內不可能分出勝負,我的意見是集中所有兵力,從各地大路上浩浩蕩蕩的出發,沿途就說伏羲大神託夢號召,推翻異族,還我華夏江山。另外派遣精兵數萬化整為零,以暗號為準,為側翼協助,當朝廷派兵圍剿時,側翼左右包圍,形成合圍之勢,在一兩次的大會戰中,消耗清廷主力。再聯合臺灣王的力量,給予資助,承諾好處,讓他派遣船艦直取天津府,內外交加,清廷必亡。”
王漢的一堆話,聽的吳三桂連連點頭。做為熟讀論持久戰的現代人來說,毛主席的軍事實力無庸置疑。先進的思想遠遠高於吳三桂。
王漢彷彿自身於自己的世界,一句句先進的軍事語句脫口而出,也讓吳三桂對他景仰不已。
“老弟啊,你才是我的貴人,”吳三桂聽完欣喜,命人專門修建行宮給王漢居住。
王漢回到先前的廂房,腦裡想著如何近一步達成會戰的目的,戰爭總會死人的,最怕是犧牲無辜的百姓,身為維繫華夏民族的氣運的人,所有的百姓王漢都當成自己的子民。
讓吳三桂居中優勢兵力的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