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天下文人痛恨陛下好色奢侈本性,紛紛口誅筆伐,若是王爺再獻美,豈不是要英名盡毀?”
“王爺,臣也認為鄭大人和吳大人之言甚是!送賀禮已然讓諸公不忿,若是再送美人,豈不是要人心大亂?”
聽著這一句一句的反駁,蕭予綾呵呵呵笑了起來。
她這笑,好似聽到了天大的笑話般,雙眼都眯成了一條線,在肅然的議事廳中顯得尤為突兀。
眾人皆驚,怔怔看著她。
她笑夠了,方才收斂神色,一字一句反問:“三位大人言辭犀利,可……綾何時說過要以美人為賀禮了?”
眾人又是一愣,她確實沒有說過以美人為賀禮,但是她突然提及西子,難道不是要效仿當年勾踐之舉?
周天行的視線,從下站的三位大臣身上掃過,轉而看向蕭予綾,道:“阿綾,你說說看,不送美人,又該送什麼?”
“綾,雖然未曾飽讀詩書,卻也略懂兵家之道,其中一句,便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何解?”
“意思便是,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送普通賀禮,盡到君臣之禮!暗地下,悄悄獻美人,保我咸陽平安。”
聞言,眾人皆有恍然大悟之像,卻都不插話,靜待她的下文。
“王爺,綾以為,三位大人的考量皆有道理,身為臣子,王爺不可失了君臣之禮。但身為明主,王爺亦不可作出諂媚之舉!所以,王爺大可命人挑選最普通的賀禮送與陛下,只是,這押送賀禮進宮的人嘛……還需是王爺信得過,又貌美之人!”
她話落,下站三位大臣盡相拍掌,面上大喜,讚道:“妙!妙!妙!此計甚妙!”
“王爺,小公子此計行得!以臣之見,王爺可以用先皇曾寫的為君之道》為賀禮,一則表達王爺不忘先皇的孝義,二則提醒陛下血濃於水,三則可讓天下知道王爺並不贊同陛下驕奢淫逸之舉……”
“王爺,吳大人此言正是!有此賀禮,可堵天下文人、賢士之口!再如小公子說的那般,挑選舉世無雙而效忠王爺的美人押送賀禮。屆時,陛下滿意,王爺也可自辯。”
蕭予綾頷,這三個大臣還算開通,沒有食古不化的堅持什麼大義之舉。
她笑,道:“王爺,聽聞陛下好色,且不論男女。以綾之見,王爺可暗中命人挑選貌美且懂侍人之道的少男少女,命其押送賀禮。若是以後有人質疑,王爺大可為自己辯駁,不過是因為陛下好美人,將王爺的押送人馬扣下,王爺已是有苦難言,為何要被他人質疑?”
“阿綾此計甚妙!此事,便著吳大人和阿綾一同辦理吧!切記,要避開府中眾幕僚,亦不可被他人知曉!”說著,周天行的眼睛一直打量著蕭予綾,暗暗想,她確實不是何語。暫且不提其他,單就這個計策,也不是何語能夠想出來的。
何語是個知書達理的貴女,深受何太傅的影響,性情剛直,容不得奸邪之輩,自然也不會想出如此小人的計策!
是的,自持身份和氣度的何語,寧死也不會做出有違聖賢的事情來!
蕭予綾的計策雖然有用,可對於這個看重大仁大義的世界來說,在素來敬仰賢人的周天行來說,不過是小人的伎倆。
關於這一點,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這也是剛才郭橋等人跪求萬民上書進諫時,鄭明遠三人不能出口反駁的原因。
誰也不敢有違賢人之道!即便是當今的皇上成帝,驕奢淫逸慣了,可面對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時,也須得收斂一二。
唯有蕭予綾敢想,還敢做!
蕭予綾感覺到周天行看她的眼神怪異,卻想不出原因,只得裝作不知,躬身道:“綾,定不辱使命!”
眼看事情定下,鄭明遠十分高興,道:“阿綾小小年紀,卻頗有主意,幾次三番能立下大功,王爺委實有福呀!”
蕭予綾抬,現他長了皺紋的雙眼中全是自肺腑的欣慰,不由一愣,隨即回以微微一笑。鄭明遠,這是把她當做故人的女兒看待了!
上次與他一起負責收麥時,她便隱隱覺得,他對她有慈父的關懷,如今聽他這話,倒是坐實了她的猜測。
鄭明遠見她笑,生出老淚縱橫的感覺,連聲說:“不錯,不錯!若是你父泉下得知,必定以你為傲!”
此話一出,在場的吳大人和薛大人皆有吃驚,問:“莫非,小公子和鄭大人還有些淵源?”
鄭明遠頷,並不仔細解釋,頗為驕傲的回答:“豈止是淵源,她該喊我一聲世伯才對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