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4 頁)
徐老師怔住,但隨即又笑了:“你說得沒錯,但是這些基礎知識不學,又怎麼能學習社會知識呢?”
陸飛也笑了:“不,你誤解了我的意思,我不否認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孩子們應該學習,但是在學習的同時,同時也該樹立起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要明白自己將來做什麼?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慢慢的學習職業技能,職業技能並不等同於社會知識。”
徐老師陷入了沉思中。
陸飛當然清楚他顧慮的是什麼:“徐老師,其實我的意思是,如果用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習知識有點長了,準確的說是浪費,比如小飛和芳芳,小飛今年16歲,芳芳17歲,現在才讀小學二年級,如果按傳統的程式來讀書,等到他們大學四年級畢業,還需要十四年的時間,那時候他們已經三十歲了,三十歲才進入社會工作,徐老師你應該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徐老師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陸飛的心思很細密,目光看得很遠。
“可能你說得對,我有一腔熱情來支教,想讓孩子們學習知識文化,瞭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忽略了孩子們的人生規劃。”徐老師喃喃的說著。
“這正是我這次來這裡的目的。”陸飛真誠的說道,“徐老師,你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一個人要教100多個孩子,你縱然有心把孩子們帶成才,但你確實無力為每個孩子設身處境的規劃他們的人生,所以,我想幫你。”
徐老師扶了扶眼鏡:“怎麼幫?”
陸飛正色道:“我想帶兩個孩子離開這裡,到我所在的西京市美亞俱樂部,我不但會請老師教他們基礎知識,而且我還會盡我全力把他們培養成為新銳的電子競技職業選手,有正當的工作,有收入來源,而且還能為祖國爭光,為國家作貢獻。”
徐老師久久的沉默不語,好半天才開口道:“我對祖國的電子競技瞭解不多,但我知道職業選手的壽命都是很短的,只有那麼幾年而已,而這幾年過去了,孩子們還能做什麼呢?”
陸飛沉聲道:“你放心,選手生涯過去了,他們所學的語言、計算機、基礎知識依然還能從事相關的工作,我可以保證我能為他們安排後路,讓他們全心全意的對待這個新銳職業,我想,這最起碼能加快他們的學習進度,同時也能學到生存技能,更能開眼開世界。”
徐老師望著夜空裡的星辰出神,許久他才轉過身拍了拍陸飛的肩膀,語重心長道:“陸飛,我知道你來這裡的出發點是好的,你也是想幫助這裡的人們,你想得很深遠,也說出了我之前很多沒有想到的東西,我很感激你的一片好意,不過,你提出要帶兩個孩子走,這件事還得好好商量,看看孩子們願不願意跟你走,他們從來沒有出過這座大山,他們的父母同不同意。”
“好吧!等等看。”陸飛點點頭,他知道徐老師心裡還有所顧慮,這種顧慮正是他之前和Vesslan所聊的那種,中國民間傳統和新銳想法的衝突。
不過他不著急,因為他和徐老師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希望能幫助這裡的孩子們。
接連三天,陸飛一行人都呆在吊巖村。
陸飛每天都會親自為全校的孩子們上一堂課,課的內容就是有關計算機的東西。
這比他當初教段九他們的“戰術課”吃力多了,因為沒有教材,沒有案例,孩子們幾乎都聽不懂,很多專業術語需要解釋很長時間。
儘管如此,孩子們都很認真的聽他講解,每個人臉上都是求知的專注表情。
看著孩子們的眼睛,陸飛也漸漸的明白了徐老師為什麼能夠長期一個人堅守在這塊陣地上,甘願忍受著貧窮和寂寞,正是這些孩子們的眼睛讓他不敢迴避責任。
陸飛的確是慧眼識英雄,就像當初全世界認為尹心璇、猴子、段九、雷鳴這些人是大傻瓜永遠不可能成材時,陸飛認為小飛和芳芳就有比段九他們更為驚人的天賦。
小飛眼力奇佳,夜晚天空中隱隱呈現的銀河,他居然都能看清楚若隱若現的星辰,而最令人叫絕的就是小飛的計算和判斷尤其出色,陸飛帶來的那臺膝上型電腦只有短短九個小時的用電時間,就在這九個小時裡,電腦上自帶的“掃地雷”小遊戲就被小飛玩熟了,其“破雷”時間之快,讓陸飛都瞠目結舌。
芳芳雖不如小飛那麼快的反應速度,但是芳芳卻有個非常出色的優點,那就是什麼東西只要給她講一遍,她幾乎都能完全的記住,記憶力完全是求知慾給逼出來的。
陸飛講的計算機基本特點,芳芳雖說很多東西不能明白其中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