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皇上忽後悔一時語快,觸到娥皇的痛處,想安慰幾句,又怕勾起她更多的傷感;與皇后相視一眼,陷入沉默。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娥皇究是個善解人意的女子。
為了讓大家都好過些,她只好將所有傷痛收藏起來,只想著父皇剛才重重誇獎了她。
定了定神,娥皇緩緩立起,微笑有禮:“父皇如此看重娥皇,令娥皇無以為報,此後只有竭盡全力當一個好妻子、好媳婦,以報答父皇、母后的疼愛!”
蜜月花醉人3
見娥皇如此善解人意,進退有度知書達禮,鍾後滿意極了。
朗朗一笑將尷尬化解了,對皇上道:“瞧瞧咱們的從嘉,能娶得如此賢淑嬌妻,這真是好福氣啊!”然後又轉向從嘉,故意打趣他:“皇兒啊,看娥皇身子也嬌弱,你扶她坐下吧,勿需如此多禮。”
從嘉瞧著母后如此喜愛娥皇,心中越發歡喜,扶著娥皇復又坐下,也不避帝后,直接握了她的手再不放開。
娥皇欲抽手,卻覺從嘉握得更緊,瞥了他一眼,撞進他漆黑如墨的眸中,滿是深情。夫若此,復何求?娥皇朝從嘉淺淺一笑,任由他握著。回頭卻瞥見帝后坐在上方一臉笑意,頓時紅了臉,垂首,卻見襦裙上花開並蒂。
鍾後見二人如此情景,笑道::“皇兒,你帶娥皇去宮中走走,熟悉一下宮中環境!”
“兒臣遵旨!”從嘉正想著如何找個由頭出殿,聽鍾後如此吩咐,自是歡喜。
這段註定了的般配姻緣,為這個嚴謹肅立的皇宮注入了一絲豔麗的新鮮血液。
自入了宮,二人總是形影不離,對詩吟詞,賞星觀月,琵琶清歌,羨煞旁人。宮人無人不知鄭王夫婦恩愛有加。
這日,從嘉牽著娥皇的手在宮中散步,隨意卻走到當初與她相識的地方,一時興起,笑吟道:“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閒評,詩隨羯鼓成。”
娥皇嬌羞一笑,說:“王爺,這是您寫給臣妾的第一首小楷!”
從嘉難掩面上驚喜之色,握緊了娥皇的手,笑逐顏開:“娥皇,你還記得?”
娥皇笑著點了點頭,卻不語。
從嘉又道:“我將這裡取名‘結緣池’,以紀念我們的相識相遇。自你離宮後,我就日思夜想,滿腦子都是你的影子,相思真的太苦了!”
娥皇何嘗不知這相思苦?他待她若此,也不枉她對他一番牽掛和情意。於是低了頭,羞道:“臣妾理解!”
佳人拂袖傾城
從嘉一陣動容,將她攬於懷中,信誓旦旦:“娥皇,你相信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此生,我李從嘉只愛周娥皇一人,今生今生,永不分離。從嘉說到做到。”
說這話時,李從嘉的表情是堅定的,一如他的信念。
只是,永遠,世人都喜歡說。卻有幾人能做到呢?誓言、諾言,不管當初許下的時候是多麼自信滿滿,情深似海,卻終要受到時間的磨礪,漸漸的,終會變薄。
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
二人有著相同的志趣與追求,日日沉醉在詩詞歌賦、輕歌曼舞中,娥皇也漸漸悄悄從亡父的陰霾中走了出來。
他們沉浸在這種熾熱、深沉的愛情中不能自拔,塵世間的一切煩惱與痛苦,皆數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
轉眼又是一春,皇上壽辰在即。
娥皇要以霓裳羽衣舞賀壽,一大早便開始梳妝,寢宮中宮人捧著釵環衣裙,脂粉香油,一番繁忙。從嘉一時插不了手,只能坐在一旁看著自己的王妃。
看了千萬遍,仍是不夠。
“唉呀,不是這支,不是這支......呀,怎麼是這件衣服?王妃的羽衣呢?這是待會獻舞時要穿的......”宮女們本已手忙腳亂,環翠更是急得不行,一件一件檢視。
從嘉起身來到娥皇身邊,看著鏡中的妻子,柔聲道:“娥皇,不如就讓我為你梳頭吧。”
娥皇臉一紅,欲阻止,無奈從嘉執意遣散了眾宮女,拿起玉梳為自己梳起了頭,娥皇尷尬,卻笑著不語,只看著鏡中他緩慢溫柔的手。
宮女在門邊低聲稟報,“稟王爺、王妃,玉瑤尚儀到!”
娥皇立即想起了那個寵辱不驚、待人以誠的美麗女子。當即一喜,“是玉瑤尚儀?她怎麼來了,快傳!”
待宮女退下後,她撫著梳好的髮髻,眼波一斜,看向從嘉,嗔道:“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