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至於那十個黃蓮使者,徐雲飛知道,好聽一點那是父親的恩澤,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派來監視他的。只是他現在也是無可奈何。
再說了,監視就監視吧,反正他也沒打算準備出賣白蓮宗。這年頭,政府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閩州府地處偏僻,南邊靠海,土地比較貧瘠,較之江南富裕的州府,相差甚遠。別的且不說,單說那每年的稅糧,閩州跟江南富庶之地就相差數十倍甚至百倍之多。好在知府路文軒為人清廉,所以當地百姓的生活還算可以。雖然尚不能達到所有溫飽,但還不至於餓死人。
在當地路文軒的名聲極好,很多百姓稱讚其為青天,甚至出現過送萬民傘的盛況。由此可見,我們的百姓是多麼可愛,多麼善良的人。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要不餓死人就是好官。
大明王朝自正德年間其實就走了下坡路,兵員憊懶,戰鬥力急速下降,國庫也日漸空虛。尤其是在隆慶時期,地方官員為了交稅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欺上瞞下,刮地三尺,幾乎就斷了老百姓的活路。如今這種風氣更甚。
不過路文軒卻是沒有為難百姓,他的法子就是壯著膽子上報天災請求減免稅糧。如此一來,既完成了徵收稅糧的任務,又博得了愛民的好名聲。出現這種事情不能說是路文軒虛偽,他也是被逼的。
路文軒另外一個法子就是依靠恩公徐弘的接濟。徐弘每年總會支援路文軒數萬兩銀子來填補府衙的週轉開支。
可以這麼說,路文軒對於徐弘的感激,那是發自肺腑的,他甚至願意為他做任何的事情。接到徐弘的書信後,得知徐弘一個遠方侄子前來投靠,他一早他就指揮人手修葺、打掃跟路府只有一牆之隔的菱香別院。
這菱香別院是路文軒積攢了數年的俸祿才購置的房產,原本打算將來給兒子成親用的。誰曾想,他兒子在十五歲那年得了怪病猝死了。自此之後這菱香別院就沒再怎麼收拾過。如今給那恩公的遠房侄兒倒是非常合適。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路文軒對於徐雲飛的到來,那是一點都不敢怠慢。
路文軒有個女兒叫路霏霏,年方十六,自小喜愛刀槍棍棒,對於女工、女紅卻是從來都不待見。一大早,他見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