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到裡邊又傳來不好的訊息。
“你們聽說沒有,太后娘娘吃完早就開始頭暈了。”咱們宮裡上下都在為太后的病忙乎呢,所以御醫們都日夜守在老夫人不敢抽身。”
“老祖宗,生什麼病了?嚴重嗎?”萬梓川問著,面上多了一分憂色。
“聽打夜的小升子說,皇太后從小宮女嘴裡瞭解各個作業都不相同的局勢後,本來就心肝肉疼地惋惜,再加上她聽到夫人跳井銘志的直性,一口氣上不來就胸悶氣短,頭暈目眩,難安寢食,如今也在臥床之上只養一口氣罷了。”
宮女細細的說著,皇太后自醒來之後,話比平時多了幾倍,連神志也清醒了,若不是美目失澤,定要沾著昏厥之喜好好樂一樂的,沒想到搓在一起就成了罪。
“哦,皇太后那麼極端的反應也太差了吧?”
萬梓川仔細聽完,雖然擔憂會有人把罪牽涉到她的身上,心裡卻是笑了不少。想著這具軀殼的母親以死明志可不是就求皇祖母能顧念她大義之舉這個結果嗎?若是皇太后因此喪了命,嫡母的死不是就要前功盡棄。可惜她在醫專學的是西醫,中醫只懂個皮毛,在這個朝代還沒有她能利用的西藥啊。
“唉?老夫人現在胸悶氣短,頭暈目眩,是不是臉色蒼白、左脅疼痛啊?”萬梓川想起了《紅樓夢》裡有一段薛蟠之妻夏金桂不聽薛寶釵好言相勸,氣得薛姨媽怒髮衝冠,肝氣上逆,左肋疼痛得很的樣子,而後來,細心的寶釵等不及醫生來看,先叫人去買了幾錢鉤藤來,濃濃的煎了一碗,薛姨媽吃完,不知不覺地睡了一覺,肝氣也漸漸平復了。
後來她在藥典裡查過,鉤藤又名鶯爪風,在葉腋處有彎鉤,故名鉤藤,以帶鉤莖枝入藥。鉤藤入藥最初的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醫學認為,鉤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經,有清熱、平肝、止痙的功效。近年鉤藤在臨床上常借其平肝之力,用於治療高血壓。這樣說來,老夫人或許可用此藥一試。
“噫,姐姐怎樣曉得?”這個宮女越來越覺得眼前的平王妃跟以前不一樣了。
“姐姐,你來,我知你一法……”萬梓川趁女孩轉過身來,附在她的耳邊細細地說了原委。
那宮女聽完,心智大開,喚了另一個宮女前來平王妃來身邊侍奉,便(炫書:www。87book。com)整 理了衣衫,離了生香閣。
且說這名宮女走過水屏,來到皇太后的房裡來,早有小宮女上來詢問何事。等皇太后的病情穩定了,那宮女才疾步向皇后的寢宮走去。大聲地在院子中央說道,回老祖宗,王妃現在的房裡已能入食起坐了,特命俾子來回老太太。“
碧柔聽言,心裡自是一喜。忙拉了萬梓川向窗前稟奏。但見皇太后眉眼舒展,亦不勝歡喜。小宮女臨走時囑咐嬤嬤道,既醒來,好生看養著,有什麼需要儘管會我,我給御藥房的開始預發月例,今天下去。”
“噫,臣妾謝過皇祖母。”
出了暖閣時,小宮女抓了萬梓川的手道,“這是平王妃夢裡尋到已故先母的方子,雖不是什麼名貴藥品,卻是應對皇太后的病症,有九分的利益,快按此方給老夫人熬藥吧。”
那嬤嬤接了方,暗暗思量,還是平王妃喜(霸氣書庫…提供下載)歡多事,這藥你說是喝還是不喝?喝吧,無人敢打包票一定能成功,不喝,又知道平王妃上次救過太后一次,權衡利益,她所以還是決定找御醫來看看。
等到好幾個御醫仰頭讚許之後,整個人宮裡都確定之後,萬梓川又囑咐道:“小心將這藥熬給太后娘娘喝,不必聲張。要記住鉤藤初次劑量每日15~30克,以後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不宜久煎,15分鐘即可,配伍桃紅四物湯藥後下為妥。”
“可靠否?”宮女蹙著眉頭問。
“錯不得,你只管去用,有人問的話,就說夢裡遇到了仙方,是大師親自傳教的。”
“噫,可安。”宮女半憂半喜地說,“若改日得了好,我一定攜宮女親自去給王妃敬茶。”
“王妃?你怎麼不多睡會?”水桃見萬梓川彎腰垂醒急忙上前道。
“水桃,現在幾時了?”萬梓川迷瞪著眼睛託著沉重的身體從床上爬下來,等她看清楚外面已經大放光明的時候,就再也不能呆立一秒了。
“水桃都這個時點了,你怎麼不叫醒我,你只不知道這樣會壞我事的,說不定連你也有連累之嫌。”想起太后老人家不怒而威,皇后冷而不笑地樣子,萬梓川就覺得頭上彷彿被紮了小辮子,一動就會被揪的生疼,“你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