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提倡‘濟弱扶傾’和‘尋求民族主義與世界大同理想的有機統一’以及對民權、民生的觀念都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民主國家的建立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別忘了,國民黨實行的是獨裁統治。你們的蔣委員長利用了孫先生的理念,自詡是孫先生民族主義的繼承者,但他在抗日這個大問題上失算了,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大多數人認為中國人打中國人是不應該的,他卻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這使得使他的人民——包括知識分子、農民及士兵——感到失望,他那無可爭議的自詡的民族領袖的地位勢必受到削弱。如果他做出另一種決定,軍閥們就會拋開他們之間的分歧,團結在他的旗幟下。可惜,他做了錯誤的決定,因此大家對他的普遍不信任進一步動搖了他的統治,最後註定了他的命運。”
見我說得非常中肯,他的神色平緩下來。
我繼續說道:“我無意詆譭你們的蔣委員長,他的勇氣、工作能力、個人意志及耐力和精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他屬於那種少見的、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歷史的偶然使他不得不和另一個更加優秀的風雲人物——毛澤東——共同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政見的不同,讓他們註定要在這個國家裡決一雌雄,這是蔣先生的不幸,也是國民黨的不幸。
我今天還要告訴你中統和軍統很多行動之所以會失敗就是不團結,互相只知道拆臺,削弱自身力量的同時也失去老百姓的支援,簡直就像江湖上的幫派狹隘自閉,成不了大器。比如說鋤奸暗殺活動,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起震懾效果了是沒錯,漢奸鬼子都害怕了。他們收斂的同時,對老百姓造成多大的傷害,你們考慮過嗎? 淪陷區的老百姓日子本來已經難過,你們不惜代價、靠暗殺了一些日本憲兵就可以慶功歡呼了,可此種零星的暗殺行動造成被敵人搜捕的範圍有多大,牽累了多少人你們想過嗎?幾個漢奸和日寇的消失牽到動輒幾十甚至幾百個條無辜的生命。這隻能讓老百姓對重慶政府產生極大的反感。況且,暗殺行動的代價也很高,得不償失啊。連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也一貫認為革命是光明正大的,而暗殺是下策。”
爾忠國輕哼了一聲。 我的論調等於全盤否定了他出生入死換來的成果——臉上難免黯淡無光。我忘了他一向是個驕傲的男人,連忙給他一個彌補的吻,柔聲道:“這就好比雙刃劍,有壞的一面,必然有好的一面。你們特工在淪陷區的行動,雖然不像正面戰場那般轟轟烈烈,但能在嚴酷的鬥爭環境裡,不顧個人安危,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勇氣可嘉也。歷史不會忘記你們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寫下的輝煌一頁。這可不是我說的,歷史評論上這麼記載的。”
爾忠國重重地回吻了我一下,眸中泛起溫柔的笑意。
這個傢伙,原來也只聽得進去好話啊。
“告訴你一個令人振奮的事實吧。你們一直以來刺殺汪精衛,不是沒能成功嗎?他其實活不了多久了,會在1944年死去,只是他的死因不是你們刺殺成功了,而是1935年遇刺時留在體內一顆子彈炎症引發的脊髓炎,很諷刺是不是?你上次不是發牢騷說你們軍統第一號特工戴笠先生有多荒淫嗎?他的確很荒淫,在向對手施美人計的同時也不忘尋花問柳,追逐女色,誰敢說他的私生活不夠墮落呢?可是,即便這樣輝煌閃耀、極權一時的人,無論功與過、是與非都將如過眼煙雲,不足一提了——他註定50歲時墜機殞命。恐怕這些人都應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古話吧。最後告訴你一
197、改造夫君(捉蟲偽更) 。。。
個最鼓舞人心的事實:日本人再囂張也註定以戰敗告終,中國人是永遠不會屈服於武力威脅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將會無條件宣佈投降。也就是說到那時我們可以鬆一口氣了。”
說到這裡,終於看到爾忠國的眼睛裡再度放出喜悅的光芒,一掃先前的不快。
我撫摸著他稜角分明的臉頰,一股澀澀的痛細細密密地爬上心頭。
“忠國,我之所以願意對你坦誠相告不僅僅因為深愛著你,還因為沒忘了自己是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一個受過文化教育、有民族正義感、尊重歷史的人。”
他認真地看著我,眸裡漸漸溢滿寵溺的光芒。
我握緊他的手。“從我對你說出這些秘密開始,我的生命,我的愛,我的全部價值都已經帶進了這個時空,呈現在你面前。我希望你看清方向,做出正確選擇,避免成為國家的罪人和事業的失敗者。人生雖然短短數十載,但這條道路走過去也很漫長,緊要之處往往只有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