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升帳,趙慎與諸將檢點城內軍馬。除去已撤走的一千五百餘騎兵,尚有留守的騎兵三百餘人,其餘六千步軍。斥候探得城外大軍似在換防移動,城內便暫且仍按從前佈防守衛,待到城外虛實已定再做調換。這一月中,城內又修葺了不少城防工事,軍兵們挖土裝填麻布口袋,摞在城門兩側備用。又將城中打鐵的工匠都聚在一處,將從戰前遷走的民戶家中收出鐵質器具,以致菜刀門環都斂在一處,重新熔了鑄造成箭頭刀具。再一件事便是按城內現今的守軍人數,點數糧草數目,再做經算。
正在這時,聽見帳外一陣響動,有衛士進來報:“西燕軍叫城,說是遣幾個在汜水關捉住的軍士回來,傳他們主將和監軍的信。”
眾人聽了,都相互看著,趙慎道:“開城叫他們進來。”
一時,衛士帶了幾個人進來,只見都被剝的只穿著中衣,赤足去冠,頭髮披散。其中一個抖抖索索呈上一卷白麻紙,趙慎見了問:“這是什麼?”
那人道:“戰書。”
衛士上前接過就要呈給趙慎,趙慎止住他道:“不必了,你便在此念出來。”
那衛士展了紙卷,向上看去只愣了一愣,抬頭去看趙慎。趙慎道:“你只讀便罷了。”
那衛士略一遲疑,清清嗓子,讀道:“汝將戰,吾自戰,勿謂言之不預。”他讀過後見眾人還只看他,又道,“沒了。”
這戰書檄文一向講究文辭氣勢,總要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極盡貶損刻薄時還能不忘文采斐然,昔年傳說陳琳為袁紹做的討曹檄文,犀利磅礴,激得曹操發汗而愈了頭風;只一段文人筆墨也留下幾多軼聞故事。可此間這戰書只區區十餘字,李守德在下首不由道:“這是什麼戰書?尉遲遠跟前都沒個識文斷字的人,還是怎生輕慢我們?”
此時那送書信的東燕士兵在一旁訥訥道:“西燕營中的將軍和監軍把我們提去營中,說是要下戰書。我看有個文書模樣的人捧著一篇紙給了那監軍看,那監軍掃過一通只冷笑說囉嗦,就自己提筆寫了這幾個字;邊上有人探頭看著,大笑道好一個汝將戰吾自戰,他營裡軍將聽了也全高聲呼應高喝:汝將戰吾自戰。那監軍便叫人剝了我們盔甲靴冠,又說……叫我給將軍帶,帶一句話,說……”
趙慎聽那士兵這般講述,又聽他聲音越來越小,心中已有些不耐,只壓著性子問:“說什麼?”
那士兵只低頭道:“他說……他說與將軍神交已久,無以為敬,便祝將軍……扶衰補敝,守得祖業……”
這話音雖小,滿座卻已都聽到。這話正是在人傷痛上狠戳,眾人已俱變了臉色。只見趙慎垂眸抿唇,指節攥得咔吧一聲脆響,卻是半晌也未發作,最終只是冷冷道:“我知道了,”又點手要過那十幾字的戰書以掌壓在案上,道了聲,“好。”
作者有話要說:
枕大腿這事,ms幹過的也不只一個兩個,反正就是賣個萌……
這一段中二的自黑氣場……好吧,那些213或者裝13的違和感,錯都在我OTL
汝將戰,吾自戰,這句是借射鵰英雄傳裡的梗,就是那句“你要戰便作戰”,至於“勿謂言之不預”……好吧,如果想到了什麼想笑場就笑吧……
第25章 一心抱區區
眾將散後,趙慎與謝讓正一行說著一行向外走,走到營門附近卻有守門的衛士過來報道:“將軍,城內白馬寺的住持前來求見。”
趙慎聽了微微皺眉道:“這是什麼意思?”
前朝皇室中除了武帝曾因懷疑僧侶與叛亂將領有瓜葛而興“法難”,餘下的歷代帝王均虔誠向佛。文帝尚未遷都時,故都平城便已是佛院遍佈。而洛城成為前朝都城後,更是大興土木,僅一寺便可有殿舍千間,僧侶千人。到本朝太/祖當年攻下洛城後,只見城內飢殍遍地,寺廟中卻仍是蘭膏明燭,又聽說百姓因僧侶不納稅而競相出家,曾感慨說“佞佛誤國”。其後北燕都城設立在鄴城,洛城內前朝的顯赫宗室亦無所蹤,興盛一時的洛城的“佛國”氣象才漸漸消弭。
趙慎聽這些前朝故事,只從來把佛寺看成是叫人糜怠的所在,在洛城長了這二十幾年也沒踏進哪家寺中見過。此時他心中正千頭萬緒的思量防務,一個大和尚卻來攪擾,心裡煩躁,轉頭對謝讓道,“我不懂那些佛門說道,亦不想衝撞高僧,勞主簿代我去應待應待吧。”
謝讓略沉吟一時,勸道:“既然他來,必是有事。白馬寺的主持,將軍還當給兩分薄面。”
相傳前朝皇室造寺四十餘座,王公貴族造寺八百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