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頁)
皇帝搖著白扇,微微嘆息。
* * *
賊亂又起,皇帝於綠波堂見四方將領,少年與江湖散人數人請命。皇帝不允。
人散,少年被留在帳中。
少年問,“為何?”
皇帝笑。
“你受宋芙瑤教導,自記事來行走江湖,如今居然暗中立教,培植親信,結黨營私,該當何罪?”
少年道。
“無盟教為臣下替陛下集天下之力所為,何私之有。若陛下不信,願交出令符,自廢經脈,餘生奉陛下左右。”
皇帝道。
“我要一個廢人何用?”
少年心冷如灰。
皇帝笑。
“便給你一個表明心意的機會如何?”
少年懵懂。
皇帝解他衣釦。
少年恍然。
他咬牙,緊閉雙眼。
“咦?我有這樣可怕?”
眼皮被拉開。那個雍容男子,眼底一絲笑容。
.
當日他隨宋丞相入百花園來,於池邊見顯慶朝第二代皇帝,皇帝正繪菡萏花開,墨跡沾在明黃蠶衣的金色絲繡上,他隨手繪成一朵墨菊,儒雅清貴,富貴難言。
“你叫什麼名字?”
皇帝問。
“無名。”
園名百花,豈可提百花殺。
皇帝眼角飛出一絲笑意。
“就沒有個外號什麼的?”
少年怔忪。
“百花殺……”
.
春日之曉,男子顏色殺盡花色,少年直到宋芙瑤急煞了,才行了君臣之禮。
當日那男子眩目之處,今日只有過之。
.
百花繡成的紗帳內,低迴淺還,輾轉纏綿。
春日之曉,絛絛細柳隨風去,點點金波碎鈴鋃。
* * *
少年得勝回朝,卻得知皇帝病危。
“怎會如此?”
宋芙瑤沈默許久。
“陛下得此症已久,無藥可醫。”
少年怒極而笑。
“天下可有無藥可醫之症?”
宋芙瑤道。
“你有所不知。陛下兄弟數人,以陛下為長,得居皇太子之位,一向為其餘諸人所恨。陛下生母先聖仁皇太後便以百毒喂之,及陛下年長,雖御多次親王兄弟毒殺,本身之毒卻也纏入心肺。如今血液盡毒,藥石無救。”
* * *
百花帳裡,少年忽然問。
“你可知我為何叫做百花殺?”
皇帝除去他黑衣,親他冰肌雪膚,模糊問道。
“為何?”
少年不答。
* * *
百花殺是毒,但從未有人見過。
傳聞中它一滴可殺千人,可曾有人抓住少年,搜遍全身,卻一無所獲。
他不知毒即是人,即是百花殺。
以身嘗百毒以避毒,以至血液盡毒的本不止一人。
* * *
“陛下。”
宋芙瑤獻上藥血。
以毒攻毒,可破百毒的百花殺,盡在此中。
* * *
有人說皇帝必然知道。
少年自幼為皇家影衛,毒術武功,皆由皇家教導,他無不知之理。
也有人說少年必然知道。
他的毒本是宋芙瑤所授,當年十三個影衛只有他一人過了這一關,是為了什麼?
那皇帝何需花大心血收服少年,取少年心血不過一句旨意,何需與他相見?
而少年剖心而死,又是否是猜到了皇帝心意,心如死灰?
也許他心機深沈,或柔腸百轉?
也許他咒罵抱怨,卻無可奈何。
眾人只道,少年於靜室中取血而死,聖上感他忠心為主,賜葬以慶陵。成全顯慶朝一段佳話。
* * *
只是在他遙遠的沒有再見到他的日子裡,他依然在百花園中賞景。
柳葉綠了又散,菡萏謝了又開,沒有人再來。
☆、不識君
這幾篇寫著寫著漸漸又變成我自己的設定了。… …
──
《不識君》
“魔教!!”
布衣少年盯著馬